美文网首页
学科衔接的融合之妙 - 草稿

学科衔接的融合之妙 - 草稿

作者: 糊涂啊 | 来源:发表于2023-03-10 10:21 被阅读0次

    从小学进入到中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他们要面临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方法等多方面的挑战。我们如何和家长一起助力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呢??

    在学习层面

      随着学科从小学的3门到初中的9门,带来的是学习时间增加、课业压力变大,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会从背诵记忆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机械、投机的学习方式或态度难以维持好的学习成果。

    在人际交往层面

    孩子将面对全新的学校、班级和陌生的老师同学,而老师也不会像小学阶段那样关注孩子。

    在身心健康层面

    孩子将从青春前期进入青春期,明显的生理发育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变化,会使得他们产生更强的集体意识,更希望获得同伴的关注、认同,会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希望更自主、独立,对情绪敏感,容易产生突如其来的情绪。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讲,应对这些变化确实是不小的挑战。我们终生成长认为,小升初的衔接,不仅是学业内容的衔接,还应该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的衔接。

    初中和小学相比较

    ① 管理方法不同

    在小学,老师都是手把手教,“扶”着学生走;

    到了初中,老师更侧重于让学生“自我管理”。

    ② 作息制度不同

    学科增多,课时增加,难度变大。

    ③ 学习方法不同

    小学老师一个内容要讲好几遍,中学老师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讲过之后不会重复。进度比小学快很多。

    学科衔接主要是做是什么呢?我们拿英语来举例:

    01

          音标必须提前学     

    新课标对音标学习早就提出了要求。

    图片

    但魔幻的是:小学老师以为初中老师会教,初中老师以为小学老师已经教完了。

    所以音标还是要暑假提前学习。

    02

          现在开始课外阅读     

    我们来看一下中考英语的笔练题型:

    图片

    不难看出,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语拿高分的关键。

    2011年和2022年的新课标都要求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图片

    但是阅读能力不是靠刷题可以提高的,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

    所以,现在就开始英语的课外阅读吧,不要拖延。

    关于阅读方法,我在这篇《孩子爱看书,但阅读能力还是差?你一定没用过这两个思维导图》已经分享过了,可以直接点击蓝字查看,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03

          课本要学透     

    课本一定要学透,暑假的时候我们要提前把七年级上册的英语课本买回来预习。

    课文要会背,并且以课文话题为导向,熟记、模仿造句,不断提升在情境中理解、记忆、运用词汇的能力,以及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判断和运用能力。

    教材的变化

          从教材角度来看,小学高年级和初一的学习科目变化并不大,但教材的知识量加大、难度增大,具有独立学科体系内容的知识越来越明显,反映知识的规律性、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这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讲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学习环境和教法的变化

        进入初中后,孩子面对的不再是一位老师包班管理,而是所有任课教师的教育管理方式。班主任不一定是主课老师,也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老师照顾得细致入微、具体而周到,学生要由看管型向教育管理型转变。在教法上,中学老师将单纯传授知识向启发思考上转变,比较重视启发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老师会根据知识结构特点和多数学生的接受情况,选择重点、难点加以突破,一些一般性问题不一定都讲,尤其是优质初中,课堂节奏较快、板书量也大。学生要由依赖、宽松的学习,向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孩子自主学习、料理事情,自行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如果不适应这种环境和方法地变化,这对刚升入中学的学生来讲,尤其是自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将会直接影响到学习。

    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变化

        小学学习主要依靠直观理解、记忆和背诵,初中的学习特别是理科的学习更多地依靠抽象思维,理解难度加大,逻辑性增强。老师强调先预习,后听讲;先思考,后发问;先复习,后作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比小学生要求更要具备自觉性、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学习习惯,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在小学阶段只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的学习方法,远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要求。

    生理与心理的变化

        升入初中,绝大多数孩子身体发育日趋成熟,处在人生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他们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都会发生急剧地变化。如:小学阶段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老师讲课深信不疑,而中学生一方面对老师的要求重视、信赖,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自信心、自主性加强了,也有了一定评价教师的能力,不会一味地简单听从。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随时与孩子沟通,同样会出现问题。

    最后,不仅孩子要做小升初的衔接,家长们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预判并接受孩子可能出现的不适应,帮助孩子平稳地从小学过渡到初中。

    科学和化学学科之间的具体衔接。

    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观察测量,观测、实验探究、模拟实验,制作、体验,调查,读图识图,项目研究,科普剧等.

    小学科学与化学学习内容两部分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3.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材料

    4.常见的化合物,

    5.物质由元素组成,

    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7.常见物质的分类,

    二、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8.物质的三态变化,

    9.物质的溶解和溶液

    10.物质变化的特征,

    1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这些内容有些在化学里学习,有些在科学中学习。

    只是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时候展开的学习活动多以观察并描述、认识、知道现象、简单测量、举例说出…

    在深度上可以用:能依据外部特征、能利用感官和观察工具、能口述或利用简单图形、能对事物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初中化学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区别、了解、知道能用

    学业要求:能辨析、能列举、能结合…

    在科学的基础上,化学是螺旋式的提高了对学科实践活动和学科知识内容的建构。

    例如小学科学学习物质变化时,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如蜡烛燃烧,铁生锈等。初中化学就要学习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并有能的转化,认识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催化剂等。

    在学业要求上小学科学要求:能举例说明物质发生变化时有些产生了新物质有些没有。能寻找证据解释和判断物体发生变化时,构成物质是否改变,能设计方案,探究身边物体的变化,认识到要基于证据得到结论,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实践。

    而在初中化学中,要求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的转化,产生新物质,并伴随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能基于物质变化能的转化,化学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类型和元素守恒等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能利用化学反应相关知识分析,解释自然界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的现象,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在自然界与生认同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独特价值。

    通过课标可以看出,我们在实施教学时,指导学生探究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现象,设计方案观察变化过程发现,生成了新物质,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现象,而到了九年级,一定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身边发生的物质变化,其二呢,还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现象感知物质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在你基础上运用粒子模型或者是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

    在这一块的时候,我们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采用的多是观察、对比和画图表达的方法。中年级可以选择动手操作和体验,实验探究也可以在中高年级使用。对于调查,只是在我们的化学科目之中使用,例如收集生活中的化学变化现象和有关事实,交流,讨论,并归纳出化学变化的特征,通过查阅资料和开展调查,查阅科技史的资料了解。可以看出来,学习活动也是螺旋式的,在上升,从观察到实验探究再到调查,是科学课和化学课层层衔接的一种思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科衔接的融合之妙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az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