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

作者: 章贡1105卢群芳 | 来源:发表于2019-08-09 15:10 被阅读4次

教育APP对小学生的作用当今的社会,数字化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在移动终端上买东西,支付钱款甚至完成作业。越来越多的APP工作人员出现在校园中,想方设法说服老师和学生使用他们开发的应用。完全颠覆了人们以前的认知—作业一般都是纸质作业很少电子作业,如果有电子作业也是用电脑做好,再通过邮箱发送。而现在的APP上的作业,只要完成当时就能看到自己的成绩。教育类APP的繁荣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市场决定了需求,主要的原因有:家长观念的变化。现在70后、80后家长成为育儿的主力军。他们接受新观念新的教育方法,给了孩子更大更自由的空间,也就是说他们更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对孩子成长的要求也不再单单局限在知识学习方面,而呈现更加多元化要求。知识获取路径的变化。以前获取知识要么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要么是自己看书上看到的,获取途径相对单一。现在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可以从网络上很容易的取得,可以看到很难买到的书,可以分享平时参加不了的课程。娱乐与教育的相碰撞。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娱乐和学习是相对立的,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满头苦学才是真正的学习。但这种思想不断受到挑战,传统的书本教育或知识教育主要交给学校。但仅仅这些教育是不够的,家长对孩子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培养越来越重视,而这些通常不是传统教育能解决的。“寓教于乐”成为大家普遍追求的方式,娱乐与教育开始走向结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各类学习APP应声而出。在苹果应用商店里,有数不清的教育类应用,具苹果公司的统计在10亿次iTunes下载量中,有1亿是来自于儿童和教育App。教育应用有什么好处呢?学习更加方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在家打开APP学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打开应用进行学习。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之间的合作更为密切。学生在移动终端上完成的作业,只要点击提交后,老师就能及时看到并作出批改。传统的作业有一定的滞后性,老师要在第二天才能发现作业中的问题作出改进,而在应用里,老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布置的作业不是学生个性化的,而是作为大众化的。学生之间学情的差异,导致了普通的作业只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而平均水平之外的学生对作业是没什么有趣的。教育APP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教育APP的市场划分十分的详细,比如语文有纳米盒子,数学有作业盒子,英语有一起作业,各个学校也开发了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评价APP。现在各种教育应用正在抢夺着巨大的市场,可是真正的使用效果和使用率有那么高吗?很多家长都担心,学生玩手机的问题。的确,有很多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在用手机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在偷偷的玩几个小时的手机。再加上,家长觉得玩手机的时间久了会影响小孩的视力导致近视,所以家长一般对教育APP持比较负面的评价。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使用这些应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一般只有在老师强制的要求下才打开手机完成应用上的作业。这就需要应用的开发进行一些改进:进行类型的区别化开发。大而全的东西大家都不是很喜欢,比如用的比较多的老师推送作业的江西家校通。一开始只是一个老师推送作业和通知的平台,但是正是因为功能的单一导致了用户的黏贴性不高,特进行类型的区别化开发。大而全的东西大家都不是很喜欢,比如用的比较多的老师推送作业的江西家校通。一开始只是一个老师推送作业和通知的平台,但是正是因为功能的单一导致了用户的黏贴性不高,特别是在微信的冲击下,很多家长都放弃使用了。因此家校通平台推出了社交功能和电子作业功能。但是电子作业的质量不是很高,学生不喜欢做,所以使用率不是很理想。即使老师发送了电子作业也很少人完成,问了一下学生,学生说:那些题目平时都做过,再做一遍没意思。区别化开发即细分市场,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推出不同难度的题目,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打开应用进行学习。专业性和互动方面也需要加强。学习的效果怎样,还有哪些漏洞,学生、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这就要求应用要有很强的互动性,而不是死板的教授知识或者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AI技术的发展,让互动性发生了质的飞跃,互动不在是简单的人机对话,而是根据精准的算法计算出人们需要什么再进行推送。如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讨论圈子。或者在线教育APP中的老师与学生用户之间的互动,学生有问题就能及时向线上的老师提问终得到老师的解答。很多的应用提供的知识点只是书本上的,或者说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加工并没有进行更深一步的发掘。有时候出示的知识点甚至和课本上的南辕北辙,造成了家长的困扰,学生的迷惑同时也给老师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从学生的角度来开发。应用的开发都是成年人完成的,可是使用者却是儿童。成年人的角度和儿童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好像成年人看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会觉得很无聊,而小孩却看的津津有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开发适合他们的APP,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在应用里学习,更多的是碎片化学习,很多的知识都是割裂成一个个小碎片进行讲授的。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没有系统化,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在平时的课堂中老师进行的是搭建知识链的工作,而教育APP只是根据各人的需要进行轻松的查缺补漏,不能直接替代书本和课堂的作用。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行业都在互联网的潮流下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比如淘宝还有美团外卖等,中国的教育水平也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去得到提高,而且互联网是最容易改变教育不均衡的现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学科融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rh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