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西坡较缓,逐渐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坡陡峭,山势雄伟,高差较大,构成一道天然屏障,从而削弱了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阻截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也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使得贺兰山东西两侧气候、水源、植被有着显著的差别,成为China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水岭,是温带荒漠草原与荒漠、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官宣
1
时常在想,如果没有贺兰山,腾格里沙漠会扩张到哪里?至少不会有家乡现在的城市和城市里的繁荣。
这座伟岸的大山,坚定地阻挡了东进风沙侵略的脚步,庞大的身躯滋养出一片天然原始次森林,森林反哺着山中生灵,使依山而建的城市有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提及生命,无法不去感恩它。
贺兰山位居塞外,远离大都市,少了许多都市景区的喧嚣,保持了自然的风貌。并有近些年生态治理与管控的加持,大山得到了很好的休养。在生态环保宣传的作用下,时下爱山护山的人群日益壮大,对山而言绝对是一件利好的消息。
春、冬时节,贺兰山会封山休憩,夏秋两季会向游人开放,这也是登山最好的季节。
带着对山的热爱和生命的敬重,我每年至少要登一次贺兰山,从北峰也好,南峰也好。因为茂密的常绿针叶林和灌木丛,让大山四季常青,这青绿色原本是我最喜欢的生命之色。
2
在雨水充沛的年份里,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到处生机勃勃。干旱少雨时,大山即使少了鲜嫩之色,却也依然魅力十足。
这是一个旱季,春夏基本无雨,致使山涧无水。生长在山体边上的树木枝叶一半翠绿一半枯败,实属缺水导致,却无意间呈现出荣枯一体的景象来,略品极富哲理。
所幸植被通常有着强大的根系,能够本能地吸吮到山体和地下的水份,在焕发生机的时间里还是会努力地长成季节里该有的模样,大山之巅,密林深处,依然郁郁葱葱,密密层层。
林间鸟鸣声声,空中偶有鹰影掠过,如果再有溪水潺潺的声音回荡其中,那真是要令人陶醉的。
密林深处|陆春宁摄影3
遮天蔽日的云杉脚底,长满了鲜绿的苔藓,当地人称之为“松毛”。
初次听到“松毛”一说时愣了一下,直到走进密林深处看到它们才恍然一笑,原来是苔藓啊!这些看上去翠生生、摸起来毛茸茸的苔藓,可不就像松树落在地上的“绒毛”啊,“松毛”由此得名。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从未见过贺兰山间的“松毛”开过花,也不知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是否开过花。只是走过大片绿毯般的松毛地时,不忍惊动它们。
它们千百年来静若处子,覆盖着年轮的痕迹却又滋养出新的生命,让人难掩敬畏之心。
“松毛”陆春宁摄影 “松毛”陆春宁摄影 “松毛”|陆春宁摄影4
山中本没有路,水流过的地方便成了路。
常年在山下生活的人们说,只要沿着山中的河沟走便能找到回家的路。
我们庆幸记住了这忠告。在上山、下山接二连三“迷路”时,我们始终不敢偏离了河沟的方向,始终沿着河沟两侧被骡马踏出的小道前行。
干涸的河沟沟壁险峻,中间布满了被洪水冲刷得光滑洁净的山石,间或有倒地的枯树横亘在其中,这些痕迹印证了山中洪水的猛烈与可怕。
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走出密林走到视野开阔地,骡马小道又湮没在及人高的芨芨草丛中或是干涸的河床沙砾中。站在高处极目张望,睁大眼睛低头寻痕,回家的路上充满了刺激。
山路弯弯|陆春宁摄影 骡马小道|陆春宁摄影 芨芨草|陆春宁摄影5
早秋时节,抛开眼前的苟且,我从山中走来,夏天的遗憾得到了弥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