釆桑子 秋品
曼松古树茶初品,口溢香甜。
滋味浓甘,馥满心头韵满山。
浩萍素指壶春弄,雨夜微凉。
冷暖随缘,一叶知秋人了然。
20170810 1:48
这天晚上开始了云南山头茶的饕餮之旅。
首先品饮的是薄荷塘的纯料古树单株。
先不说单株,仅古树一词,今夜就可以成为传说。
薄荷塘在哪儿?
薄荷塘坐落在易武曼撒古树茶区,隐于深山之中,海拔1800米左右,是原始森林中的一个小寨子。
其山路崎岖惊险,比刮风寨的茶王树茶区还要险。
前行的路都是瑶族兄弟自己砍伐挖掘出来的小路,严格来说不能算路。
曾有亲临薄荷塘的茶友这样写道:“骑车差不多两个半小时后看到的第一片茶树,就静静的在深谷中自由生长,不由想,在这里茶还没有热起来,甚至是没有人发现的时候,这些茶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他们是否会感到有些委屈呢?而现在声名鹊起之后,这些茶树又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由于没有交通工具可以上得去,后面只能步行,因此凸显其珍贵,非有缘人不能分享之。
薄荷塘茶区生态坏境非常原始,山峦叠嶂,溪涧填壑,清塘若隐,薄荷若现。这片茶地是当年在深山中种植“草果香料”时发现的一片茶园,名字由来是因为这里有一片自然留存的薄荷,故名薄荷塘。
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外界的间隔,薄荷塘茶树特别大,植被保存的非常完好。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名贵木材。附近还有一条山泉,源源不断抚育着这片茶区。
当年有许许多多茶树都在原始杂树丛中,因为茶叶不值钱,所以就砍了很多大茶树去盖了住的窝棚。幸好现在薄菏塘古茶园还有三十三棵古老的高大茶树保留。
薄荷塘的茶区不大,树龄极老,只是参差不齐,东一棵西一棵,大部分都是五至八米的老树。最大的一颗已经超过十二米高,是易武茶区难得一见的古茶树。
由于路远树高,薄荷塘的鲜叶采摘异常艰难,且数量稀少。整个薄荷塘的古树料,头春下来两百来斤,只有有缘人才能得以分享。
现在市面上自称为薄荷塘的古树普洱的有不少,但是要能喝到真正的纯料,没有足够的资粮积累还真是无缘。
因好友打小在版纳成长的同学现在易武,其父辈是瑶族的头人,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有极大的影响力。基于这样的人缘,今日才得以有缘品上这泡传说中的真正的道地薄荷塘。
薄荷塘古树茶生态环境非常好,其干茶墨绿长梗,条索肥厚,厚实。汤色浓艳金黄,入口醇润,清冽欲醉,水路细腻,进入口腔时茶路很宽,但不散,回甘甜柔,无苦,喉韵持久,茶水的渗透性极佳,口感清新,香甜滑润,汤感绵厚,内劲野性十足,苦涩极微,带有一丝丝薄荷之凉,是一款非常内敛非常极端的易武茶。
喝下来感受到和其他茶区十分不同的韵味是,舌面上会产生一种麻麻的感觉,这在以往多年喝茶品茗中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轻轻吸上一口气,的确有一种清凉的感觉在舌间舞蹈,令人称奇。
以前以为刮风寨茶王树和弯弓的普洱茶古树茶已经是易武最顶级的了,但只有喝过薄荷塘以后,才知道谁最能代表易武茶!
将薄荷塘的普洱古树单株连尾水都品尽,大家意犹未尽。于是又掏出了稀世的曼松古树。
曼松原属倚邦区第一乡辖区内。历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着彝族的香唐人。
传说在明代成化年间,当时的地方官员到京城上贡,选遍“六大茶山”之茶。最后发现曼松茶色香味俱全,口感和汤色都居六山之首,而且具有受水冲泡站立不倒之特点,于是便赋予了曼松茶“象征大明江山永不倒”的政治意义。
快马送到朝中,宪宗皇帝品过此茶赞不绝口,当即确定该茶为朝廷专用“贡茶”。
从而使曼松茶被确定为宫廷专用的“土贡”,其产地曼松也被列为朝廷专用的“贡茶山”。该官员也因此而得到升迁。
大约明代嘉靖年间,曼松街的头人李氏,率众扩大曼松“站茶”林规模取得成功,且曾精制一批优质香茶上贡给明王朝,由世宗皇帝御赐予长约2米、宽约0.8米的阴字“瑞贡天朝”大匾,其正顶上刻有世宗皇帝的阳字大印,民间因此称之为“贡茶王”。
“年解贡茶一百担”,曾因贡茶而名,声誉远播,不仅给当时的倚邦区带来了荣耀,而且促进了当地的茶叶产销。
曼松山顶叫“王子山”。
“王子山”因历史上隐居过着一个朱姓的王子而得名。一说此王子是当年被平西王吴三桂追逃至缅甸的明末永历帝朱由榔之后裔。1662年3月,缅王近于压力,将永历帝及其家属送交清军带回昆明。
四月末,永历帝与太子等,被吴三桂迫,自缢于五华山西侧的蓖子坡金蝉寺。
曼松茶因种种原因,如今已经很少了,只是在王子旧居周围,稀疏生长十多棵乔木型的大叶种茶树,往昔的兴旺氛围已成历史,剩下的王子旧址,也仅存很少的一排奠基石台,其海拔高度为1375米。
每年曼松贡茶产量极为稀少,根据当地老百姓说年产不过十来公斤,在普洱中是顶级精品。由于产量无法产生市场效应,所以名气反而不大,知名度远远不如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茶山,只在少数玩家的心目中视为珍宝。
曼松贡茶成熟叶片叶脉八对,是标准的中叶种。其最大的特点是甜润。
和刚才的薄荷塘相比,喝的时候香气足,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象喝蜂蜜水,茶气很足又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
饮曼松茶的感受,可以概括为:含而不露,暗香涌动;滋味细腻,回味丰富;口舌舒适,留存持久。其苦涩感很柔和,初入口甚至有无味的感觉。 但是三杯入口之后,若停杯呼气,可以体会暗香从腹中升起的感觉。
之后,你会发现曼松茶特有的细腻滋味,很难以一般常说的回甘、生津来表述,那是一种融合着暗香、圆润、舒畅并伴有甘甜和生津的综合体验,口腔中那种饱满的舒畅感,那种不断涌出的细腻和丰富的韵味,是其它茶所无法提供的体验。而且这种舒畅的感觉,在你喝茶之后一个小时之内,只要你回味,你会发现一直留存着。
尤其是,当你喝到第十几泡时,你会惊奇的发现,茶汤的颜色和第一泡一样,淡淡的,亮亮的,而滋味也和第一泡时一样,平淡、细腻、丰富。此时方知,曼松茶作为贡茶首选,实在是名至实归。
用了上面多达两千多字来讲两泡茶,可见这天的这两泡茶之难得与珍贵。 回到家中,时针已经指向了半夜零时之后,在茶多酚的作用之下,沐林人词兴大发,自然也就入不了睡了。
上片“曼松古树茶初品,口溢香甜。滋味浓甘,馥满心头韵满山。”娓娓道来的,就是这品饮好茶的故事。
接下来的下片,“浩萍素指壶春弄”记叙了友人泡茶的形象。
同时借用当日夜间“雨夜微凉”的现实场景,又将一场心事淡淡无痕地嵌入其中。
茶也一样也有冷暖,于人能怎样?最好的劝慰便是随缘了,“冷暖随缘”吧。
眼见得就入秋了,今年的昆明,大家都说过了一个假夏天。
入秋了,换场换人换时节了,一叶便知秋,“一叶知秋人了然。”
放下还是放不下?
其实词人心中是了了分明的。只是那词中人,还在情中惆怅。
(阿玛书于20170810)
釆桑子 秋品
曼松古树茶初品,口溢香甜。
滋味浓甘,馥满心头韵满山。
浩萍素指壶春弄,雨夜微凉。
冷暖随缘,一叶知秋人了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