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班,手机响了,是儿子打过来的视频。
“妈妈,我有一个好消息。”
从他那充满幸福表情的脸上猜出应该是件幸福的事。
“什么好消息,快说快说”
“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读我的作文了,老师说得优或者优加的都可以当作范文在班上读给老师听。”
“真的吗?是哪篇作文?”
“我们家飞毛腿,这一篇”
这篇作文当时我看了,是写的他的爸爸,意思就是爸爸跑步特别快。作文的要求是写一个家庭成员,看过之后我有些欣慰,终于摆脱了俗套小学生家庭人物描写,写爸爸要写爸爸上班辛苦,说爸爸伟大,写妈妈要写妈妈如何爱自己,妈妈做家务如何辛苦等。
这是第二次作文在班上被读出来了,第一次是期中考试,写的是一篇童话,老师给的是满分。
现在回想这一路走来的坚持是对的,当二年级开始看图写话时,词语非常匮乏,爸爸建议报个写作辅导班。我坚持没有报,我感觉辅导班是有一个固有模式让孩子去套用,套用后从作文的结构和词汇上是没有任何问题,也有可能会得到高分,但是孩子的写作水平这个时候就已经定形了,后面就没有成长空间,而且孩子可能会越来越讨厌写作,因为套路限制了他的想象,会觉得写作文很枯燥。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片面认为。
每个人的想法当然不一样,一次聊天,一个同学就说,我的孩子注定只是个普通孩子,肯定也成为不了作家,那么学习一下套路拿个高分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也对。
从那次看图写画后,我就开始了漫长的写作渐进训练,从三个方面着手,阅读,背诵,自由写法。阅读当然就是看书,看的第一本全文字的书是郑渊洁的《鲁西西传》,这本书我先看了一遍,觉得很意思,没想到孩子看了之后,完全没有觉得看的很痛苦,而且觉得时间过的特别快,看完之后还跟我一起讨论里面的内容。郑渊洁本身就是一个老师眼中的调皮的坏孩子,他的写作就是奇思妙想,爱玩,符合孩子的天性,孩子爱上这个书可能也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把郑渊洁的书都看了,把阅读兴趣培养起来。每天坚持看书,我经常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今天如果没有时间,哪怕花个十分钟也要看一下书,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中间不能断。培训看书的最基本的两个地点,厕上,枕上。也就是上厕所和入睡前。还真管用,现在一上厕所就要看书,说不看书好着急。阅读是培养语感,这种语感是培训班无法教授的,只能靠每天的积累。(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