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言行必然折射出原生家庭的特点。家庭和睦,夫妻间相互尊重,那么孩子耳濡目染的必然会尊重别人,懂得为人处事的分寸。
有些夫妻间的一方觉得自己掌握家里的一切大权,对另一半呼来喝去,那他的孩子必然也不会尊重长辈,甚至也会像那个趾高气昂的人一样,将来也不会尊重爱护另一半。甚至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第三代。试想浸染在这样环境里的孩子又怎么会有大出息?成功必先学会做人,做不好人又何来成功?
尊重是一种教养,更是一种来自家庭的传承。一个人生下来必然是先受到家庭的影响,那么家庭成员的习性对他的影响就至关重要。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们的老祖先早已悟出了这个道理,而现在这样的教诲好像已经被我们丢弃在角落。
我重视并且思考这个问题,是在儿子无意中的一句话开始的。婆婆对公公老是高声呼和,而且不分场合,不管什么人在场。而公公从来不敢还嘴,只是默默接受。儿子正是学说话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说“骂”这个字,而且语气情感表达的也很到位。我初次听到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他正在学说话,发声的阶段,什么字也得学。但是当有一天,他爷爷回来,他对着他爷爷说“骂”“骂”“骂”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有问题。
一是他为什么只在爷爷回来的时候说“骂”。二是这个时候该不该阻止他,但是他现在还什么也不懂。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真是多想了,孩子还小,我把问题想的太严重了。我一度也这样认为,所以就没有继续关注这个问题。但是,连续几天在爷爷回来的时候,孩子都对着爷爷说“骂”,让我意识到必须纠正孩子。
正是无意识的言行才更加深刻。而一岁的孩子正处于对大人的模仿阶段,所以这个时候你教给孩子什么,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子。
孩子的言行是对家庭环境的映射。也许我该想个办法让婆婆意识到她言行的问题所在,但愿她不会把矛头指向我。即使如此,我也要努力改善孩子成长的环境。
世界已是残酷,父母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孩子掌握生存法则,少走弯路,而一味地纵容则是大大的罪过。尊重就是法则的其中之一。教会他尊重是父母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