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无戒学堂:2021年365写作课专题
那些别人身上你不喜欢的东西,往往是你的一部分

那些别人身上你不喜欢的东西,往往是你的一部分

作者: 李杨手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1-28 18:00 被阅读0次

-01- 发生在当下的故事

一天,两位好朋友打电话聊天。

朋友A说,她最近看了《为何家庭会伤人》这本书,很有感触。同时,她也联想到自己因为两个月忙着搬家,把不到两岁的孩子放在奶奶家照顾,去奶奶家的车程需要一个多小时,因此自己只在周末去陪孩子,工作日又和孩子分开。

她的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

朋友B不由分说,立刻责备起A来。

“我上次不是和你说过了吗?晚上下班后要尽量过去陪孩子。”

“你应该让她知道你每天都会出现。”

A自责地说:“是,我没有每天回去。”

B质问她:“为什么呢?一个小时车程也是可以接受的啊!”

A说:“因为,孩子晚上已经不肯和我一起睡觉了,要找奶奶睡。所以,我就干脆没有回去了。”

这时,B的责备就像连珠炮一般地发射了出去。

“也许,孩子老是见不到你,所以才会觉得和奶奶在一起更踏实啊。就是因为你老是不在孩子身边,孩子才不愿意和你一起睡觉的。原因在你,不在孩子。”

“即便孩子不愿意和你一起睡觉,你也要回去啊。不能因为孩子不找你了,你也放弃她。这是什么逻辑嘛?”

“你应该每天晚上下班都回到她身边啊。这样她才会有安全感。你现在这样,想回就回,不想回就不回,而且一走一个礼拜,都持续两个月了,孩子肯定安全感缺失。”

“每天晚上回去看看孩子能有多累?再累也就是这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就不需要这样了。做母亲的不就应该这样吗?”

“孩子不会说话,她找不到妈妈,她想妈妈,她生妈妈的气,她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可是这一切她都不会表达。但孩子不表达,不代表她心里没有难过啊!”

…… ……

A和B的对话在A满满的挫败感中结束了。

其实,A在育儿方面一直在努力,她在读书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离开孩子时间太久了,她已经感到自责了。

那么,为什么作为A的朋友,B非但没有像以往那样安慰她,反而无休止地责备她呢?

-02-  发生在过去的故事

原来,B在一两岁的时候,也有一段和A的孩子相似的经历。

B在听自己的父母说起那段早年的经历时,从未想过,那个小小孩内心的感受。他们是说笑着谈论那段过去的。

当时,B宝宝的父母因为工作太忙,把B送回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生活了半年。半年后,B宝宝的父母回去看她,吃惊地发现,B宝宝由于不适应乡下的生活,浑身上下长了许多疙瘩,B宝宝原先白白胖胖,非常可爱,但半年后,皮肤又黑又粗、还瘦了不少。

从此后,B宝宝的爸爸妈妈再也没有让B单独在乡下住过。

想想看,一个一两岁还不会说话的孩子,突然被送往老家,爷爷奶奶虽然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是在一两岁的孩子眼里,他们是那么陌生。B宝宝一定以为父母不要自己了。一定以为自己被抛弃了。她一定害怕得嚎啕大哭。

但是父母已经走了。B宝宝只能被迫着适应没有父母陪伴的生活。

B宝宝一直没有机会重新回头体验当年。大概是由于那些感受太过强烈,所以B宝宝把那些感受给“屏蔽”了。

-03- 投射现象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投射是一种抵抗焦虑的心理防御机制。

许又新教授说:“把本人不愿承认的情感、意图和观点等错误的归于别人,这种防御机制就叫作投射。……我们总是带着一定的情感和价值观去看世界,使世界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简单地说,投射就是把自己的东西投给别人,就是“以己度人”。人们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并把自己的特征转移到别人身上。

当B在和A聊天时,听到A说现在也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奶奶家,就无意识地把过去B宝宝的感受投射在A的孩子身上。B似乎成了那位小宝宝的代言人,能完全理解那位小宝宝的感受似的。

B一直以来不允许自己感受到被抛弃的孤单、害怕和愤怒,她把这些感受投射给A的孩子。

B一直以来压抑自己对父母的不满,不允许自己认为父母不对。B把自己对父母的愤怒投射给A,指责她对孩子不够用心。

投射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一部分自己不愿意承认的东西。

当我们进行反思的时候,我们就会尽量不去重复同样的投射行为。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去反思,很可能就会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

-04-  事实

其实,A的孩子和当年的B宝宝,在养育环境上有很多的不同。

第一,A的孩子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和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她来说非常亲近,是非常重要的养育人。而当年的B宝宝,回到老家时面对的爷爷奶奶,是相当陌生的。

第二,A每周末都会去奶奶家陪伴孩子,工作日也会经常和孩子视频连线,让孩子听见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的样子。而B宝宝,是整整半年没有见到和听到过父母。

这么看来,B的感受和情绪,不能代表A的孩子。B对A的指责,是不公平的。

只有当B应该勇敢地承认自己在过去可能有的感受,并重新拥有那些感受,才能不再把它们无意识地投射出去。

-05-  延伸思考

关于投射心理,还有一段人们几乎耳熟能详的苏东坡和佛印的对话。佛印说苏东坡像佛祖。而苏东坡说佛印像一堆牛粪。苏小妹则说,佛心自现,你看到别人是什么样子,你就是什么样子。

投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

比如小王特别讨厌他的同事小刘。他们在部门里工作都很出色,年龄相仿,学历相当。但是小王认为小刘爱显摆和出风头,好几次都抢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事实上,小王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人要谦虚、树大招风、不能处处显摆自己。囿于这种教育对自己的深刻影响,他无法接纳自己其实也想要去展现自己的渴望。于是,他把那些不被自己接纳的特质投射给同事,并且常常肚子气恼。而这些内心戏,同事根本就不知道!

多觉察自己如何看待、解读和评价他人,就能发现那些本来属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试着重新接纳和拥有它们吧。

(无戒学堂,日更)

相关文章

  • 那些别人身上你不喜欢的东西,往往是你的一部分

    -01-发生在当下的故事 一天,两位好朋友打电话聊天。 朋友A说,她最近看了《为何家庭会伤人》这本书,很有感触。同...

  • 4.20 情绪记录

    “如果你感到某人身上有令人厌恶、丑陋的东西,说明你自己身上也同样有这些东西。” 看到别人身上那些你不喜欢的行为习惯...

  • 请你自重

    不喜欢你的,就放弃了吧,因为你身上没有值得别人欣赏的东西; 如果别人喜欢你,就让她喜欢你去吧,因为你身上有她所眷恋...

  • 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后果往往是,你要明白,生活说到底,是取悦自己的过程。 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

  • 2017-06-11

    那些你曾经为之努力的东西都在别人的身上得以体现,之所以你没有成功多半是因为你放弃了而别人选择了坚持

  • 堕落最遭人嫌弃

    我不喜欢接受别人不要的东西 包括你 不喜欢的自己

  • 焦点日记第583天 2023 1 18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是自己 你不喜欢别人,其实是不喜欢你自己 当你讨厌伴侣无聊的时候,可能是正在讨厌无聊的自己 当你...

  • 你给予世界微笑,世界也会对你温柔以待

    (一)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的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你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喜欢它”。 这...

  • 一辈子很短,请为喜欢自己的人活着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傻冒的事情,就是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那些不喜欢你的人的身上。你可能心生嫉妒又或者滋生厌恶,抑或又是...

  • 肖战粉丝举报AO3:没有人有权利让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消失

    笔者寄语: 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 你可以继续讨厌你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别人身上你不喜欢的东西,往往是你的一部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jx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