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越小越需要父母的陪伴
“我一直都记得,爸妈把两岁多的我送到托儿所去的事情,全托啊(周末才能回家)......至今我跟他们都没有办法很亲密”。
这句话是我大学毕业那年,听朋友WJ无意间说起的,然而她当时眼里的落寞和怨恨,我至今记忆犹新。
对于一般人而言,童年早期的记忆都是缺失的(童年期失忆),除非是那些“有强烈情绪参与”的事件。由此可见,朋友WJ对于父母将她从小就全托的这件事情,刻骨铭心,一直未能释怀。
那么早就开始有记忆,却是那样一段并不美好的记忆,怎能让人不心有戚戚。朋友WJ的眼神太过触目惊心,因此这些年来,我坚持认为越小的孩子,越是需要父母的用心陪伴。
然而,对于孩子的抚养,不少人所持的观念是:“孩子那么小,懂什么啊?送全托,或者送到老家抚养,上学了再接回来好了。”
后来接触了发展心理学,就更加明白父母的陪伴对幼小的孩子(尤其是0-3岁的敏感期)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
“婴儿与父母之间的亲密的情感联结,是以后与同学、朋友等建立关系的基础。若未能在1岁左右与父母建立安全型依恋,则日后可能会在成长过程中引发各种严重问题。
婴儿对爱与情感的心理需要,与食物和水等同样重要。生命早期缺乏关爱,就会留下一生的情绪伤害。因此,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孩子与父母一起生活极其重要。”
朋友WJ之所以会对父母产生隔阂与怨恨,正是由于没有及时地与父母建立亲密而健康的依恋关系。如果朋友够幸运,在年幼时能够遇到一位足够关爱和关注她的抚养者,陪伴着她成长,那么她或许就不会有那么深刻的情绪伤害了,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越是年纪幼小的婴儿,越是需要父母用心陪伴,需要父母无条件的关爱。一旦“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待孩子长大后再要弥补,已是枉然。
02 陪伴并非意味着让父母失去自我
陪伴有很多种:边刷手机边心不在焉地带娃是陪伴;好玩时把玩一番、难缠时丢到一边是陪伴;“竹笋炒肉”的棍棒教育也是陪伴......
那么,究竟怎样的陪伴才算是高质量的陪伴呢?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才算是好的陪伴吗?
——事实上也不太可能做到24小时与孩子相伴,大部分母亲,在产假结束后都要回归工作。即便是全职妈妈,24小时与孩子“厮守”在一起也必定不是好事。
以陪伴孩子之名,完全失去自我、与社会脱节,这样沉重的“牺牲”,自己和家人是否真能承受?
《妈妈咪呀》有一期让我特别难忘,四十多岁的LY,曾经是一名出过十来张专辑的歌手,但是为了在家照顾和陪伴孩子,她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在家相夫教子二十年,她的世界除了孩子和丈夫,再没有其他。
好在,她终于突破了自己,有勇气重新找回自己的梦想——尽管曾经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的她,如今却因为多年来对舞台的生疏而显得那么手足无措。只有在尽情歌唱时,她才是自在的,快乐而又光芒四射的。
或许,人才辈出的歌坛已经很难再有她的立锥之地,那么多年轻有颜的歌手,分分钟就能把她PK下去。但我还是由衷地欣赏她,也为她感到高兴,因为她终于重新找回丢失了二十年的自己。
我相信,她的孩子和丈夫,也会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会为她终于活出了自己而感到欣喜。
高质量的陪伴,并非意味着“牺牲自己”,失去自我。一个精神上独立自信、坚强快乐、有所追求的母亲,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更具说服力。
图片来自网络
03 尽可能不与孩子长期分离
也有朋友留言问我:必须和孩子异地相隔,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样用三言两语来回答。但从《哈佛女孩刘亦婷》第三章“在父母离异的日子里”,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作者,刘亦婷的妈妈刘卫华,为了女儿的成长,可谓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在刘亦婷1岁8个月大时,她与丈夫协议离婚(刘亦婷归母亲抚养),当时的她已请不起保姆;同时,因为职称评定的改革,职场面临巨大的危机。刘卫华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牺牲她的事业来继续抚养女儿?还是牺牲女儿的未来,成全她的事业?
最后,万不得已的她选择了与女儿暂时分离,将刘亦婷送到了湖北的姥姥家——从1982年11月到1983年春季,由姥姥和舅舅负责照料。在这段时间里,姥姥和舅舅依旧严格实施刘卫华一贯的“麻烦而琐碎的早期教育”。并且,事无巨细都写信与她沟通,包括小刘亦婷的身高、体重变化,学了什么新的词语、新的动作,去了哪里等。
由此可见,倘若实在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不得不和孩子分开:
首先,让这种“分别”尽量地短,一旦有可能团聚,就把孩子接回身边;
其次,不要因为地域上的“分离”而大撒手,及时做到与孩子积极沟通,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尽最大努力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缺憾;
此外,提前与孩子的照料者协商好,按自己的方式来抚养(前提是我们的确重视孩子的成长,并且有较科学的抚养方式)。
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则不知道比“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陪伴要强多少倍了。
十月怀胎及分娩固然不易,然而,与“生孩子”比起来,“育儿”更是任重道远。
孩子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而“高质量的陪伴”则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图片来自网络
04 高质量的陪伴在于“质”
最近热播的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第二期主题词为“陪伴”。其中,最让我动容的“陪伴”,是郑渊洁父子及杨乃斌母子的故事。
童话大王郑渊洁早已为我们所熟悉,提起当年他小学四年级被学校“劝退”的事情,在退学回家路上,他的父亲,只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没关系,孩子,我在家教你。”
——这句再简单不过的话,凝聚了父亲郑洪升对他全部的深沉的爱,也让他多年后在《爱迪生传》里看到相似情节时,忍不住放声大哭。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在孩子捅下这么大的“篓子”时,还能如此冷静和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身边:没有斥责,没有愤怒,没有羞辱,没有打骂,反而是安慰,是陪伴,是共同面对的承诺?坦白说,至少我做不到——即使不打不骂,肯定会焦虑惶恐,会因情绪失控而忍不住责备。
在和主持人谈到为什么能以一己之力将《童话大王》坚持这么多年时,郑渊洁说起了一件“小事”。一次他无意间发现,原本每天都要灌墨水的钢笔,竟然离奇地用了一个多月,后来才知道是他的父亲每天给他的钢笔灌墨水。因而也就有了后来的父子约定:父亲活到哪一天,他就写到哪一天。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郑渊洁成长过程中与其父亲的故事,却依旧感动不已。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父亲的陪伴”:爱他,支持他,尊重他的个性特点,给他充分的发展自由。
另一个关于母子陪伴的故事,不但感动了我,也感动了身边十岁的大宝——他热泪盈眶地说:这位妈妈实在是太伟大了!
杨乃斌在八个月大时便失去了听力,他的母亲为了使他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全地成长,从他上学第一天起便成了他的同班同学,一直到他大学毕业,整整十六个年头。
其实,她完全可以把杨乃斌送到特殊学校,这样一来,她的负担会轻得多,也不用吃那么多苦头。但是,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儿童,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所有健全的孩子一样,有个快乐而健全的人生。
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并且在这条艰难困苦的道路上,一走就是十六年。
“说话”这么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对于听力障碍极为严重的人来说,却是难于上青天。杨乃斌不但学会了说话,而且一路在普通全日制学校从小学念到高中,并且考上了大学。
这样的“奇迹”之所以能够被创造出来,自然离不开杨乃斌母亲多年来的悉心陪伴。十六年同桌陪读,帮助听力有限的他记笔记,陪着他一起成长——这需要怎样的耐心和关爱!
郑渊洁的父亲及杨乃斌的母亲为孩子所做到的,就是我能想象到的对孩子而言最好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尊重和自由,并引导TA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样的陪伴,我们给孩子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