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不学习非好汉”说:当时很多人都看不起他,觉得他的水平只有去考农村的特岗。之后他独自一人去省会,和陌生的网友租一个卧室,每天泡在图书馆里。大大小小的考试十多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成为省会城市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
他的留言里有一条:常人眼里的变态,是追梦人的常态。
没错,许许多多的平常人,自己求而不得满是遗憾的时候,总喜欢看别人“替”自己完成了梦想。
作家毛姆,连笔下的嘲讽都带着英国人一贯的优雅,以旁观者的姿态,冷静地表达同情和怜悯。这本《月亮和六便士》,豆瓣评分高达9.0分,写了一个不被世人理解的负心汉,只顾追求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自私地抛妻弃子、出轨好友的妻子,但最后这些怪癖却因为主人公的成功,那些原先嘲弄他的人都开始追捧他、接纳他,对他的所作所为表示了理解。
我和主人公一样,有两个孩子,不惹麻烦,不做冒险的事。虽然不像主人公般富足,但也活的安逸自在。可是在知识付费的大浪潮中,我渐渐对这种平静安稳的生活感到惶恐,希望寻求突破。
这本书在我看来,也算是个人成长类的鸡汤书,过程坎坷曲折接地气。
主人公到底是怎样取得了“自我实现”呢?我总结了三点。
一: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作者以第一人称和主人公有这么一段对话。
“可你都四十岁了。”
“正因为如此我才认为,再不做这件事的话就来不及了。”
“你以前画过画吗?”
“我小时候梦想做一名画家,但我父亲要我学做生意,因为他认为搞艺术不赚钱。我一年前开始画画,并且去年一年都在夜校上课。”
主人公从39岁的时候,自己抽时间去夜校学画画,接近小时候的梦想。
这跟76岁学画画,80岁享誉全球的摩西奶奶一样,在某一天,突然就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不再违背内心的选择,不用在乎别人的评价,只要开始,就不怕晚。

二:一股脑儿投身其中的创作欲
主人公不近女色,除非是为了练习画人物。为了省钱买颜料和画笔,不惜几天几夜饿肚子。他变得超脱,只为了将内心的美宣泄出来。直至濒死的时候,主人公还会拿着画笔,蘸着颜料,在破败的小棚屋里创作。
与主人公有交集的人说:那种和爱情一样巨大而神秘的力量把斯特里克兰德(主人公明名)俘虏了,那种力量是创作欲。那种牢牢控制住他、激励着他的力量,我身上也有。只不过,他的发泄手段是绘画,我的则是生活。
这确实更像普通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更贴近人性生活,但又反人性地少睡、多练习,直到考出各种含金量高的证书,谋求更好的发展,给家人更好的保障。
三:劳动光荣,不是说说而已
财富掌握在全世界20%的人手里,能实现梦想的,也只有少数人。
他们生活平淡甚至枯燥,很少骄傲,有野心却又踏实,通过双手的劳作获得丰硕的果实。这些人不嫉妒谁,不埋怨谁,因为知道狠狠努力过,内心平静只剩幸福。
于我们,大梦想难实现,可以先从小梦想开始。比如学一个新技能,实现开源。又或者精进专业技能,成为公司翘楚。
看完书,我也希望能够开始改变。
因为阅读是最低成本的自救方式,我的初心是希望能学会快速阅读,并且能用读过的书变现,用变现的钱让外表也跟着提升。
之后报名参加了为期30天的“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
在这里,我给自己自己定了目标,成为一个职业读书人,至少高效读完50本书。
小冰老师教了五种阅读方法:倍速阅读法、苹果阅读法(带着问题阅读)、卡片阅读法(把书名、作者、原句和自己的感悟集中到一张卡片上)、费曼阅读法(哪里卡住,从头再开始看,一直到不卡住为止)、主题阅读法(确定一个主题,挑选5/10/20本书进行阅读)。
其中,我最喜欢苹果阅读法和卡片阅读法。到结营为止,已经阅读了12本书。
在群里,会见识到许多不同职业身份的同侪,他们很优秀,每次打卡作业都言无不尽地分享,洋洋洒洒几千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会更加有助于得到灵感和窍门。有些同侪已经开始变现,成为了多个平台签约作者,做出了成熟的读书产品。这就是抱团学习的力量,被虐的想放弃的时候,看看同一组群人不断进步,会不好意思掉队。
通过30天,我有没有变现呢?还没有。但对未来的规划思路却越来越清晰。
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要在哪个方面精进,该怎么先提升自己然后教别人,通过高频回顾和不断梳理,目标拆分的越来越细,而且也更加充满活力,觉得时间不够用。
原先只是想拥有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现在我更加希望能把内化成自己的感悟分享出去,帮助跟我一样需要改变的人。
人心对好东西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路途并不平坦顺遂。别人的话像鞭子,尊严使我们前进。路上会觉得孤独寂寞,可是梦想不怕寂寞,它说:少数人会得到它,勇敢前进就好。

仅以本文记录帅小冰读书变现训练营1期1班65·阿礼妈妈的成长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