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心理
《借地而生》:认识土壤的发展史

《借地而生》:认识土壤的发展史

作者: 思衣谷 | 来源:发表于2024-07-17 19:34 被阅读0次

                                                    思衣谷

几年前,译林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地质教授戴维•R. 蒙哥马利的《泥土:文明的侵蚀》,这是一本关于人文地理学学术性很重,说服力很强的研究报告类的书籍,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事件和研究的对比分析,介绍了纵跨几乎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农耕演进,说明人类活动是造成泥土被侵蚀和退化的道理,从而为对当前的农业现状以及城市与生态文明发展的前景都发出了警示,以及呼吁人类要爱护生态,保护好泥土,珍惜我们地球上赖以生存的宝贵的泥土资源。

以上是以泥土之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上去研究关于土壤知识的,简而言之,是大地以上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而相对的土地之下的关于土壤的研究,我们就不得不提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真菌学家、植物学家马克-安德烈•瑟罗斯了。瑟罗斯推出了新作《借地而生》,就是写给地球人的土壤生命史,亦既是研究的是大地之下的微观世界。因为土壤是一个包含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的复杂层,而泥土是一种由粘土、矿物质和水组成的较细颗粒的土壤类型。泥土可以是土壤的一部分,是视为大地之上的宏观世界。而土壤就关于大地之下的微观世界。《借地而生》是更为全面而微观为读者展现了土壤的成分和生物活动,以至于如何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的一部分“土壤的灵魂:包罗万象的构成”,就是带我们了解土壤的成分,包括寄生在土壤中的所有生物。那么土壤有哪些东西呢?如作者在第一章就介绍到有土壤颗粒,这是岩石上脱落的“土骨架”碎片,还有更小的颗粒,如粉砂。比较有见地的是,作者分析说明了粉质土往往能比砂质土更快地释放土壤肥力。另外也谈到了土壤中的矿物质,还有土壤中的有机质,腐殖质、腐殖酸和黄腐酸。

介绍完土壤的成分,接下来作者就为我们谈到了土壤的承载力和土壤的板结。这里作者就附录了一幅搞笑的漫画,在房子被冲垮之后,女主人对男主人说:“如果你再盖这种风雨飘摇的破土棚子,我就宰了你。”来说明了土壤的韧性会直接影响人类盖房子的质量的。也说明恶劣土壤是坚硬的,但“内心”是柔软的特点。

第二章就将介绍了土壤里的液相物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疏松多孔的土壤在水分循环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者也以幽默的漫画,简单明了地为我们谈到了部分雨水是通过蒸发而重返大气,再回到大地的,但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就会导致水土流失,这就说明了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最后也谈到了土壤溶液中含有大量矿物质。这种土壤溶液无疑就是地下美食圣殿,为地下生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第三章就说到了土壤的胶体。胶体是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这种颗粒是有强大的保肥性能,以及对土壤的改良都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因此胶质土壤的存在,是完美解释了间接肥料的效用原理。第四章就是说到了地下生态系统。这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土壤动物,如介绍了弹尾目,这种虫子在每平方米土壤中的数量就有一万只,弹尾目虫的粪便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还有线虫动物门,还有真菌、细菌、变形虫、多头绒泡菌、纤毛虫、藻类和病毒,都是土壤生态的组成部分,互相影响着地下的生态系统。第五章就是说到了土壤中的气相物质与气候。就是想说明土壤改变了大气的成分,虽然影响微乎其微,但对大气的调节是有有影响的。

来到第二部分的“土壤的活力:生命塑造惰性物质”,就是带我们一探土壤内部的运作机制,在地下生物的作用下,土壤是如何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上一部分我们知道了土壤的成分,那么这一部分就让我们了解到了土壤是如何生成的。而让土壤变得成熟的特征就是体现在淋溶作用和淋移作用。而另外我们人类可以判断土壤年龄的方法就是通过热释光推算土壤年龄,也就是碳-14测年法和热释光测年法,这里作者就列举了对非洲、地中海和俄罗斯境内的土壤 开展了观察研究,而得到的结果就是充分展示了土壤的多样性以及多彩丰富的成土历史。

接着下面的第七第八章就说到了分解的矿化和分解的动态。这里我们知道地形、气候、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有机质分解矿化的因素;而植物和微生物的博弈的结果就形成了土壤分解的腐殖质。这些都是土壤关于分解的特点。而第九章就是说到了岩石的风化,就谈到了母岩如何被土壤侵蚀,以及生物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作者是法国人,自然会列举法国本土的红土来加以分析这种风化的情况。那些古老的红土由当地花岗岩发育而成。第十章就是说到了土壤运动,就是从生物扰动到侵蚀展开叙述。如耕作的影响,土壤侵蚀速度加快了10-100倍,这就解释了什么我们要施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了。

第三部分就是说到了“生命共同体:植物生命的地下探索之旅”,我们就可以读到在第一第二部分的内容下,可以了解到前面介绍的方式形成的土壤中,我们是通过这种植物了解土壤的多重调节功能。这里我们可以读到植物是如何获得营养的;土壤,是如何成为地下冲突的始作俑者。当然地下的生态不仅有冲突, 也有地下互助的,这里也是多得土壤所起到的作用。

土壤是世界之母,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种有很多很多,它们都是以让人叹为观止的方式生活和找吃的,真是因为这种物种的多样性确保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当然,土壤还能滋养海洋、调节河流流向,改变气候,是生命世界中强大而惊人的构造。或许几千年来我们人类没有重视土壤的保养,导致土壤被破坏,被侵蚀而消失。

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通过马克-安德烈•瑟罗斯此大作,就是带领我们在土壤的组成成分和丰富的生命形式之间展开一次非常耐人寻味的地下探险之旅。此书比较亮点的是,作者以诙谐幽默的文笔,结合简单明了而引人发笑的漫画插图,向我们介世界之母——土壤,以及鲜为人知的地下世界,让我们重新建立起与自然世界失去的联系。最后,他乐观地展望了我们如何将优质的土壤传给后代。相信阅读一下马克-安德烈•瑟罗斯的《借地而生》,认识到土壤的发展史,和地下的精彩世界,对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是十分有帮助的。

相关文章

  • 借地花开

    都说春光无限好, 借地开花来捧场。 惹得邻旁无花树, 脱掉绿衣披红装。 龙泉剑客 二O一九年三月十八日

  • 借地种花

    种花的地虽然是借的,但是与植物相处的体验,每个月的记录是自己的。 从去年五月开始记录每个月的小花园,到刚刚写完的小...

  • 我们需要认识土壤

    什么是土壤呢?土壤里面有生长元素,有养分,有昆虫,有水分,有机质。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是来自土壤,所有的作物必须...

  • 通往蔚蓝的田野

    阳光照不进土壤 土壤为何而生长 灯塔照不清远方 迷途的人们如何返航 云带来风的信号 冻僵的田野已有清泉流淌 当绿色...

  • 富贵竹

    如果生命若此 该是多大的荣幸 折枝而生 干瘠的土壤 或空乏的水瓶 都是母亲

  • 大哈‖借地

    树木移走了,院中空荡荡的,大哈站在门前,望着开垦好的小块土地。 大哈:到你妈妈家挖些好看的树来栽一栽。 桐语:外婆...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30日 · 牯岭租借地收回始末(上篇

    1935年12月30日,中英双方代表签署牯岭租借地收回协议。 地点:庐山类别:外交 收回牯岭租借地协议已签字 《申...

  • 认识多元智能理论

    通过昨天搜集的部分资料,今天对昨天的信息做了整理。要想认识一个理论,先来看看他的发展史。还需要了解相关理论的发展史...

  • #Python扫盲

    Python扫盲 一、认识Python 1.1 发展史 起源:Python的作者是著名的“龟叔”Guido van...

  • j2se回顾总结(一)

    一、对Java的认识 1.计算机的发展史(电子管和晶体管) 2.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史(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地而生》:认识土壤的发展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ol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