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对对联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说上下两句要字数相同,平仄相合,句法相似,意义相关。
但在语文的世界里,又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比如说字数相同,一般来说这是做为一幅对联最起码的要求,但有一联却生生打破了这一铁律,据说是袁世凯去世时有人送了一挽联:
上联:袁世凯千古
下联:中国人民万岁
这副联巧妙地利用字数不等来点出"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一主题,一时间广为流传。
当然这只是特例,只可一,不可再,所以汪精卫死的时候,就没人送这样的对联了,哪怕他比袁世凯更相配。
至于平仄与词性就不用说了,能兼顾得了的叫工对,实在是有些字词对不上,意思到了也行,叫意对,越长的对联,对平仄的要求就越松。关键是意义要对应。
对联的意义相对有三种模式,一、正对 二、反对 三、流水对。
所谓正对就是上联说A,下联对B,A和B是并列关系,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就是一个典型的正对,又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都是用福、寿这两个并列的祝愿来做对应。
而反对则是上联说黑下联对白,一正一反相互映衬。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高一低;又如“黄金有价;阿魏无真"一无一有。
流水对是上联说一下联说二,上下联形如流水浑然一体,这也是最适合入诗的对联,正对和反对虽然也可入诗,但稍有不慎就会形成板滞,而流水对入诗则能让诗增添亮色。略举几个例子"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例子在诗词中比比皆是。
以上说的是意义相对的三种正常情况,我前面说过,在语文的世界里没什么是绝对的。有一种对联就不仅不管意义相对,而且要求意义完全不搭界,人们把这种对联称作无情对,如"佳人苹果脸"是形容圆脸美女的,下联对“瑞士葡萄牙",就不知是什么鬼了,偏偏每个字都对得整。还有一个也很有名: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
无情对要对好并不容易,因为它在要求极度工整的同时,还要有趣,前者通过翻字典可做到,后者则只存乎一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