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每个早晨,在诸多不幸的新闻中醒来:多少人又感染,多少人又离开了这个世界。
从最开始的两位数,到现如今的三四位数。这时候才意识到,原来每一天有许多的生命就这样终结。
疫情传播迅速之快,可怕到心理难以承受。斯大林的名言,“死一个人是死亡,死许多人只是一个数字。” 中国13亿人口,逝去的这些生命数量确实不算大碍。但这些逝去的生命,却无法得知他们的轨迹。他们或许长寿,或许英年早逝;或者走得突然,或者走得很释然;他们可能独自离开,也可能在家人爱人友人的泪目中离开;他们临走时,可能心有不甘就这样被一场瘟疫带走。也可能认清了天道的无常,安详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这些,都只能想象。
童话里有美好的说法,每一个逝去的人会化作天上的星辰。如今,每当我仰望天空,意识到原来竟然有这么多的生命早已悄然离开。
然而,换个角度想。死亡本就是最公平的“公平”。我们抱怨这个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财富分配不均,权力结构和男女平等问题......但面对死亡,这一切似乎都渺小的可怜。
小沈阳当年春晚的段子“人死了,钱没花了。” 如今再听,仿若是一个早逝成功者的悔恨莫及。
死亡,一直都是个哲学的问题。人总有一天得接受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事实。也得回到身体这个本钱之上。
死亡的意义,在于给人生限度,限度给予人生意义。一部无限时长的电影,一本永远连载的小说,都是没有高潮结尾可言的。这样的作品,只是冗长,无奈,无趣的叠加。生命有限,应当想想这一生该做些什么,长度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还有高度,深度,宽度。
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从李鸿章就开始喊“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变再变,爷爷的一生和父亲的一生,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爱玲讲,时代如火车轰轰向前,而我们只是火车上一个个的小人物,只能对着车窗自顾自怜。
《人类简史》作者讲,未来50年,人类会攻克死亡,实现永生。我不敢想象,那样的时代,究竟是更好还是更可怕。当“死亡”这一最后的公平都不再存在,或许真像尤瓦尔·克拉利所讲,那时和人工智能合体的人类,已经成为了神。
我渐渐理解古希腊哲人所谓的“享受死亡”。当生命还有限的时候,珍惜每一刻人生,接受这无常的命运,享受这终究到来的死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