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一家人-我们仨

作者: 星栈 | 来源:发表于2016-01-24 23:36 被阅读669次

钱钟书学贯中西,文通古今。仅凭出访美国的演讲会谈的学识就名动欧美。曾被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多个著名大学要求授予其荣誉文学博士,要求其赴美讲学都被其婉谢。

走进钱老的作品就知道,很多钱老作品都是杨绛先生保存下来,整理才得以发表的。贤妻良母、才子佳人,再加上一个可爱的女儿,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

幸福的一家人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

钱老生病的时候杨先生说过:“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杨绛先生质朴的话语意蕴隽永,情深似海。

乐观的杨先生

和蔼、乐观笑对人生。从杨先生的《我们仨》中看到他们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但是从来没有看到杨先生的抱怨。

大概是一九四一年,钱钟书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书的时候曾发愿:“从此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拳拳深情。

杨先生为钱老付出了很多。钱老在文坛默默无闻的时候,杨先生已经靠其为了养家糊口而写的剧本在文坛名气斐然,但是为钱老还是甘当灶下婢。

年轻的钱钟书和杨绛相识于清华,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匆匆而过,没有说一句话,但是都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杨先生形容钱钟书眉宇间“蔚然而深秀”。很快约见面后,钱钟书第一句话是:我没有订婚,杨绛则是:我没有男朋友。从此开启了他们幸福的一家人。

钱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帅气。如果你怀疑杨先生没有魅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杨绛在清华念书的时候,才貌力压群芳,追求者有70之众,戏谑的称其为“七十二煞”。

杨绛有追求者追到清华来理论,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做她的男朋友,被杨绛明确拒绝掉。后来又多次追求也被杨先生明确回绝掉。没有丝毫暧昧。钱老和杨先生堪称模范夫妻,钱老是才子但不风流,杨先生才华出众但不是那个时代对自由和爱情矫枉过正的交际花女性。

钱老是一个很有趣的人,杨绛睡着的时候,他偷偷用毛笔给杨绛画个大花脸;杨绛辛苦做饭,他惭愧的说过“忧卿烟火熏颜色”;也曾偷偷关上门乘杨绛睡觉给家里人洗衣服,当然在爱干净整洁的杨先生看来和没洗差不多,还是要重洗的。

相互理发的钱老和杨先生

生平杰作,可造之材:钱瑗

钱瑗(有众多爱称和自称:阿瑗、阿圆、圆圆、圆〇、〇〇、牛头、Oxface,圆圆头)

钱瑗信中常画的头像

这是钱瑗经常在信中画的头像。不要以为钱瑗的绘画很差,钱瑗小时候很喜欢弹琴,后来学习过绘画,画的很好。

这个头像是钱瑗在1997年给钱老的信中画的,此时钱瑗已经60岁。仍然像一个可爱的孩子。

钱瑗的照片

钱瑗说过:“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钱瑗出生在牛津的时候钱老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钱瑗出生的时候哭的声儿特别大,被护士叫Miss Sing High,钱瑗在自己的《我们仨》中音译为“星海小姐”,杨绛在《我们仨》中提到意译为“高歌小姐”。

钱瑗小时候就很聪明。杨绛看两岁半的钱瑗很羡慕表姐们的《看图识字》就为她卖了两册,吃晚饭后家人都在笑“快来看圆圆头(圆圆头也是钱瑗的称呼之一)念书”,然后看到钱瑗给书倒着拿,开始从头念到底,一个字不错,开始大家以为她只是背下来了,后来才明白,原来是钱瑗每次看看姐姐们念书都坐在对面,她看书就是倒着看的。

钱钟书从蓝田师范学院回到上海的时候,已经两年不见的圆圆好像不认识他了,就对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要赶钱爸爸走。钱钟书则问:“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钱瑗答:“自然我先认识,我一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钱钟书只在钱瑗的耳边说了一句话就感化了钱瑗,将妈妈放到第二位,爸爸从此成了他的哥们。可惜的是杨绛当时没有问钱钟书说的是什么,到写《我们仨》的时候想起这个问题,钱老和圆圆都已经过世了。

钱老和圆圆的趣事也有很多。乘圆圆睡觉,在圆圆的肚子上作画;写打油诗笑圆圆,然后署名杨绛;偷偷将毛笔、笔筒藏在圆圆的床上等等。最令人捧腹又惋惜的莫过于《百合心》这部小说,钱老告诉女儿这本小说主角写的就是她,给他写的很坏,圆圆就想看,钱老就藏,藏到最后自己都找不到了,已经写了30万字的小说也就没了。

97年圆圆在病种给钱老的信的信封 97年病重给杨绛的信 信的内容 圆圆给钱钟书的画像 圆圆90年时候给钱老的画像(此时圆圆已经53岁)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生活地一起过日子。”

杨先生说“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钱老认为的“可造之材”,圆圆爷爷心目中“读书的种子”。同事眼中淡泊名利、正直不阿,谦虚脱俗的圆圆在1997年3月4日走了。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也走了。

人世间没有童话那样的结局,“三人就此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了。”

杨先生在《走到人生的边上》写到: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草黄了,枯了,死了。不过草有根,明年又长出来。人也一样,下一代接替上一代,代代相传吧。

令人扼腕长叹,杨先生和钱老仅有圆圆一个女儿,圆圆也并未留下亲生子女。就让“我们仨”永远活在书中,活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中吧。

杨先生如今已106岁高龄,祝:健康长寿。

相关文章

  • 我家那小子

    最近看了杨绛的《我们仨》感触颇深。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也应该抽时间记录属于我们一家人的点点滴滴幸福...

  • 我们仨

    我们仨非亲非故,不是一家人却又胜似一家人。 小火车一直催促我写写我们仨的故事,我一再推托“没灵感,写不出来,情感没...

  • 幸福的一家人-我们仨

    钱钟书学贯中西,文通古今。仅凭出访美国的演讲会谈的学识就名动欧美。曾被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多个著名大学...

  • 幸福一家人-《我们仨》

    回家近一个星期,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都一直陪着爸妈。过着你烧火我淘米;你做菜我择菜,你喂猪我喂鸡,你洗衣我洗碗的生...

  • 爱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我们仨》

    《我们仨》便是杨绛先生所写,她用简介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丈夫,回忆一家人三口快乐、幸福、痛苦的...

  • 一本好书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一本一读就让人上瘾的书。 书中描述了幸福的一家人的生活点滴,到处都是满满的爱意。 读过这本书...

  • 一本好书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一本一读就让人上瘾的书。 书中描述了幸福的一家人的生活点滴,到处都是满满的爱意。 读过这本书...

  • 2019-10-13《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读完《我们仨》,我从杨绛女士的视角体验他们的一家人的生活。钱钟书先生,博学、宽厚,不争,但也有像...

  • 《我们仨》读后感

    近来利用琐碎时间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先生以梦境式导入到《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虽是虚幻描写但一家人...

  • 生而为人,幸福为何?

    什么是幸福?我最喜欢钱钟书和杨绛的幸福。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这本书里说过: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的一家人-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wr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