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作者: 肖卷卷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08:59 被阅读0次

近来利用琐碎时间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先生以梦境式导入到《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虽是虚幻描写但一家人在一起的最后时光反而让人有种哀而不伤的体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则记实了我们仨63年的风风雨雨,每个字间都透着爱与不舍。

先生与钱钟书之间从始至终的伉俪情深,钱钟书的“愚拙”在先生的笔下显得憨态可掬又十分逗趣。之所以先生习惯于钱钟书的“愚拙”,是先生的深切爱意所致,她不自觉的喜于钱钟书“干坏事”后对她的依赖。钱钟书的才情杨绛先生没有刻意用文字刻画,也不需要用文字来赘述,只观他对读书的专注、对创作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名利的淡泊、对守护家人单纯的感情足以烘托出他才情的超凡脱俗。

钱媛的加入让原本甜蜜的二人生活变的更加丰富有趣。父母对女儿成长耳濡目染的影响,女儿也遗传了父母倾情于事业,再加上女儿天资聪慧、懂事和善良,即使后来一家人历经坎坷,多能化险为夷,甚至因祸得福。这样的三人特别珍惜在一起的每寸时光。

杨绛先生不以物喜,以看透世事的淡然笔调书写一家三口的日常。就像先生所说世间有太多的我们仨、我们肆、我们伍……但先生一家这样的相遇的确是不平常的。

《我们仨》读后感

相关文章

  • 这本书教会了我什么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记述了他们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63年...

  • 2019-10-13《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读完《我们仨》,我从杨绛女士的视角体验他们的一家人的生活。钱钟书先生,博学、宽厚,不争,但也有像...

  • 有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叫“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书《我们仨》读后感悟…~ 《我们仨》这本书在第一部分的内容里,我们走进了杨绛相继失去女儿和人生伴侣的那段...

  • 娓娓道来的水墨流年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最初设想,这本书由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

  • 走到人生边上

    之前刚刚发布了一篇有关杨绛先生作品《我们仨》的读后感,今天便来写她的另一本书--《走到人生边上》的读后感了。 “本...

  • 读杨绛先生《我们仨》有感

    今天是我加入简书日更的第一天,刚好借这个契机把《我们仨》的读后感记录下来。 第一次读《我们仨》是在高一,那时候我处...

  • 2018-12-28看书收尾

    2018的最后几天把基本没看完的书看完了,有三本《流浪地球》、《人类简史》和《我们仨》,简要记录一下读后感。 《流...

  • 不逛街的钱钟书

    ——《我们仨》读后感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这本书应该倒着读。不以为然。 杨先生慧慈。 人生走到尾声,曲终人散,大多...

  • 《我们仨》读后感

    想了好久这篇读后感名字,可是读书太少找不到好的词语。 《我们仨》周末两日时间读完,阅毕心中是痛?还是暖?就是不能平...

  • 再读《我们仨》之感

    最近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没有写读后感的习惯,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应该记录点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ds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