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6-17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你有家庭规条吗

2019-06-17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你有家庭规条吗

作者: up大棉棉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16:45 被阅读0次

    规条:

    具体的行为准则。我应该怎么去做?不应该怎么做?

    当我们的信念变了,价值观变了,我们的规条也就变了。

    家庭规条  你有家庭规条吗?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着从长辈那里传承下来的家庭规则,这些规则虽然穿着隐形外衣,但却在不知不觉当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用教育、惩罚、指责、生气等方式传递给我们,然后我们把这些应该和不应该再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

    比如很多人从小会被教育不许抱怨,应该坚强,不能掉眼泪,不能惹别人生气,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家庭规条就是家庭系统中成员要遵循的规定。

    当根深蒂固的家庭规条和自己独立的原则与价值观相撞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我们通常会习惯性的选择前者。

    在18岁之前,原生家庭是我们学习关于自己和这个世界最为重要的场所,在我们的家庭里,我们学到了应该有哪些重要的坚持及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

    家庭规条最初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比如不能去河边玩耍,不能偷懒,不能调皮捣蛋,这些在一定程度内保护了孩子的成长。

    但是随着孩子不断变大,这些规条强制的信息却没有被拿掉,当我们有足够强的能力,拥有自己生活意志力的时候,如果依然被这些规条禁止,就会成为我们成长的阻碍。

    规条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的就是我们在家庭里面通过教育规定等形式要求明确遵守的,也就是我们父母教会我们的应该怎么怎么样……

    跟显性对立的隐性,是大家谁都不说但却必须默默遵守的潜规则。是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摸索出来的行事风格,如果不遵守的话就没有了爱。

    显性的规条比较容易被察觉和处理,隐性的则比较难,并且会对我们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隐性规则里面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哪些是我们必须做的。

    有时候也被称为“禁止令”和“驱迫令”。

    我们来看看禁止令:

    禁止令即不能做什么,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当某些行为成为禁区的时候,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卡在那僵化而不能流通,在我们小的时候有强烈的表达需求,但若需求却遭到禁止,因此我们就逐渐失去自己。

    但内心深处有几个比较深刻的禁止令,它们是:

    1、不要存在

    不要存在会让我们感觉不到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感觉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认为自己是多余的。父母曾经用冷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是因为父母忙,或者是曾经对孩子的存在表示过排斥,他们给孩子带来最大的伤害就是漠视、不值得、不重要。

    我们肯定知道这样的姐姐的名字,招弟、喜弟、盼弟。还有些孩子的名字叫多多,妈妈的解释是孩子就是多余存在的。

    这样的孩子在反抗的过程中容易走向极端,拼命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中心的。即便通过各种努力和占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背后也恰恰是脆弱和无助。

    2、不要做自己

    自己是不重要的,别人才重要,环境才重要。社会和他人认为好的才是好,不敢去表达自己,如果那样子做的话就会显得很自私。也不能有自己的要求,这样就会失去别人的关心,也不允许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法,一切都要顺从大环境才是。

    这个禁止令来自于父母从小对孩子的不认同和不同频的期待。按照理想中的孩子的标准去培养,而且忽视了真实的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本质是出于爱,希望选择一个好的方向,但是却忽视了真实的孩子。

    试图反抗的孩子会走到另一个阶段,我就是这样的人了,怎么了?我愿意。

    3、不要亲近

    有些人习惯了独来独往,习惯了表面儒雅,但内心却是冷漠的,他们没有办法和别人走近,没有办法建立情感上的亲密连接,更没有办法无条件的去信任一个人,无论是友情和爱情亲密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一旦感觉走的有点近的时候,就会本能的排斥或恐惧,肢体上亲密也会感觉非常紧张。

    这些情况常出现等级制度的家庭里,冷漠是一种惯性,家庭成员之间不会有拥抱,不能走到彼此的心里面,家里面缺少爱与温暖。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候,经常没有表情,更谈不上带着爱,不会拥抱孩子,不会陪孩子一起玩,一起做游戏,都是在各自的世界里做着各自的事。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知道陪伴是什么样的感觉,亲近和拥抱的感觉也不知道。就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很多事。

    4、不要归属

    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归属感。在公司,在班级,在团队总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从来不真正属于这个地方。

    如果在家里感觉不到足够的爱,就常常感觉不到家的存在。

    当在家庭环境中感觉不到爱或者很陌生,或者认为家长给予的爱是不公平的,归属感就会失去。长大后用爱融入环境和集体,从集体中去感受爱这些都会很困难。从更深层次来说失去归属,其实就是与父母的爱失去连接。

    5、不要长大

    不要长大,就是不要思考,不要成熟,不要独立,喜欢有所依赖,喜欢别人给做决定,遇到事情的时候喜欢推掉责任,喜欢让别人领导。有压力的时候就会退化到孩子的状态,像孩子一样委屈、无奈、撒娇,很多事情都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替自己做好。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就阻止他们长大,父母需要孩子需要自己的感觉,这样就会令父母有价值感,可以把孩子留在身边,父母会无微不至的替孩子做很多事情,安排好各种状态。这样的孩子,只要按照父母设定的路子走就好了。

    这些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觉得不长大才可爱,不长大就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关心呵护与照顾。

    6、不要像个孩子

    这条与上一条禁止令并不冲突,不要长大,让你不要像成人一样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决定,而不要像个孩子则要求不让自己具备孩子的特性,比如天真、活泼、自由,贪玩、任性等。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孩都希望被照顾,当这部分被放大成为全部的时候就成了不要长大;当这部分被忽视和否定的时候就成了不要像个孩子。这样的人长大之后会表现得过于独立,喜欢照顾别人,常常拒绝别人的照顾和帮助,什么都喜欢自己,仿佛自己就是全部世界。

    看起来非常独立,特别坚强,很懂得体贴和照顾人,但却难以快乐。

    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常常教育,不要像个小孩子一样,不许胡闹,不许任性,照顾弟弟妹妹,要独立坚强,懂事,照顾家。在成长的过程中,童年的快乐都被剥夺了,被当成大人一样的使用,总是照顾着他人的感受,唯独对自己特别苛刻。

    7、不要健康

    有些小孩子喜欢生病,生病的时候,父母关系就会得到缓和,父母也不再对自己天天指责,还会关心给好吃的,不用去上学,慢慢孩子就学会了,一旦不想上学,感觉到被冷漠对待的时候,就会用生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就会建立条件反射,缺爱或者无力的信号一刺激,马上就会生病,并且在潜意识里变出了这样一个连接:我是健康的就没有人爱,我是不健康的才会被人爱,然后他就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选择生病。

    8、不要正常

    有时候只有不正常,才有可能被听见。发威,就是不要正常。采用歇斯底里,暴怒,发疯,情绪化,无厘头的表现时就会获得关注。

    这时候的命令才会被执行,话才能被听见,只有不正常的时候才能被看见,那就选择不要正常。

    在小孩子身上也表现的特别明显,当跟父母好好说话的时候,父母就不会在意孩子,就选择大哭大闹大吼大叫的时候,父母才会停下来手中的事来满足孩子。

    9、不要成功

    如果做了,没有产生好的结果,那就是你的责任,但是如果没有做,自然不会有结果,却不是你的责任,因为你没做,并不代表着你不行。

    孩子考了全班第二,在有些家长眼里依然会认为你不是最优秀的,因为前面还有比你更好的,家长的要求让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所以他们的印象里只有失败。

    失败就在潜意识里等同于自己的成就感,是太奢侈的东西。

    害怕成功的人有两种应对:故意失败或者故意放弃,比认同内心那个失败的我,我把目标定的很高,不可能达到,如此失败了就不是我的责任了。

    10、不要重要

    你认为自己是重要的吗?

    仿佛我们说自己很重要,就会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很自私一样,伴侣很重要,父母很重要的,孩子很重要,朋友很重要,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唯独自己不重要。

    想要的从来不敢主动去要,在领导权威面前也不敢主动发表意见,遇到事情习惯说我不行,怕打扰到别人,影响到别人,觉得自己没有话语权。都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重要,因此就容易成为被人忽视,最无所谓的一个人。

    很多父母从小会否定自己的孩子,很少表扬,很少认可。教导孩子凡事不要出头,不逞强,于是孩子也害怕成为焦点,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危险和没有办法承担。

    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少了你,谁能复制?

    11、不要思考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脑子不转圈了,好像反应不过来了,这件事没有想到,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场景是否熟悉,面对复杂的问题,总是习惯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小的时候还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有很多新意。但是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标准答案,因为有了标准答案,从而放弃了思考比标准答案。更让人不能思考的是父母的禁止,小孩子不要问,小孩子不要管。

    12、不要感觉

    我们有太多的应该,但是往往忽略自己的感受,对很多人来说承认自己的感受是困难的,你们只知道应该而不知道感受。告诉自己不应该生气,忽略生气的感觉。

    当身上有不舒服的时候,经常觉察不到,或者想忍一下就过去了,从来没有思考到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情绪也不去关注,依然用强劲的大脑去思考。

    不要哭,不许发火,不能伤心等否定感受的规条从小就会被灌进我们的身体,因此我们就学会了不要去感受真正的感受。

    驱迫令


    驱迫令就是我们必须做的,驱动着我们做的,有些事在最初的时候做的是好事,但一旦被强迫的时候就会变成了家庭规条,成为束缚,影响人的自由发展。

    1、快一点

    妈妈对这个驱迫令非常习惯,做什么事情都要求孩子快一点,生怕落后,从早上洗脸刷牙出门,然后放学回家哪个动作都需要孩子尽可能快一点。

    孩子在催促的环境中长大就很容易焦躁、狂躁,焦虑,静不下来,停不下来。

    2、努力一点

    你是否成了奋斗的机器?人活着就需要努力,争取成功,成功就要不停的奋斗。努力的结果可能是成功了,但是却不能静下来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山外有山,还需要设定下一个目标,更加努力。

    3、要坚强

    从小我们就学会了,不要脆弱,要学会坚强,你不坚强就没有人替你承担。但每个人都不是钢铁铸造的,有时候硬扛也容易出现问题,这些也是规条是从原生家庭里带来的规条,要知道求助是可以的,放弃也是可以的。坚强是懂得爱自己适可而止,积极寻求外援而不是硬撑。

    4、要完美。

    过度追求完美也是一种不完美,完美的结果就是习得性无助,如果我可能失败,那我宁可不愿意去尝试。

    过于追求完美也是一种疾病,60%的可能性,完成60%的任务就已经成功了。

    5、讨好别人

    在沟通姿态的调查当中,习惯讨好他人的占50%,取悦别人,怕别人生气,想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很可能成为我们功能不良的习惯。

    在从小的生长环境当中,父母就会教育我们,养育你不容易,为你做了那么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内化了:别人不开心了,我也没办法开心。或许我们很懂得照顾别人,但是更重要的是首先要照顾好自己。

    禁止令和驱迫令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在我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

    上面提到的是一些常见的内化的规条。

    家庭规条的转化

    规条的设立意义就是为了家族能够让孩子最快的完成社会化,按照社会规则做事,融入社会系统,因此每个规条都有基本目的和智慧。

    问题仅仅在于当规条僵化的时候就会显得过于强制和限制人性。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拿掉规条,而是把它智慧的一面用出来,让规条为我们服务。

    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6-17 《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你有家庭规条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aa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