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条】
子曰:莫我知也夫!
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6247248/0a0e710a7580a542.jpg)
(1)夫子是什么样的人?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2)抬头三尺有神明——也是很好的自我安慰(内心)
【第三十六条】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向季孙氏控诉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还能让公伯寮的尸首在街头示众。
孔子说:道将要实行,是天命决定的;道将要被废弃,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6247248/60a068ad8999db33.jpg)
(1)肆诸市朝:——暴尸街头三天
(2)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当中我们的大量烦恼,都是来自于我们对一些烦恼的过度反应。
解释:
就是当一个事发生以后,你觉得我得处理呀!然后,你处理的过程给你带来大量的烦恼。
——很多事你放一段时间它就过去了,根本不会发生。
(3)《幸福的陷阱》中说:为什么我们这样不幸?
——不幸来自于我们对幸福过度的追求。
所以夫子认为:公伯寮对我们的命运影响是有限的(不用去杀他,不用去管他)
(4)民间的智慧:=恶人自有恶人磨。
上海城堭庙一副对联:
——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恶人怕天不怕
横批==你又来了
【第三十七条】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乱世而隐居,其次是择地方而住,再其次是避开不好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恶言。
孔子说:这样做的人有七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