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90%大学生的认知这么滞后?

为什么90%大学生的认知这么滞后?

作者: 有温度的硕哥 | 来源:发表于2020-01-26 22:03 被阅读0次

    “到了大学之后,好好学习,当干部,拿奖学金。”

    “到了大学之后,少玩点,期末不要挂科。”

    “到了大学之后,把成绩提上来,将来考个好的研究生。”

    “到了大学之后,一切就解放了,就不会这么累了。”

    “到了大学之后,要像高中一样,好好学习各门科目。”

    这是不同的家长,在孩子进入大学时给孩子的建议。他们认为,他们提出的建议就是大学生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有些老师,和这些建议也差不多,有的建议把大学生当成高中生,有的建议把大学生放出来散养,大学阶段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学习,学习,考试,考试呢?

    我的观点是:大学阶段的4年,对80%的大学生来说(20%的人会继续读研),都是正式的公立教育求学之路的最后一站。那么我们相当于投入了16年的求学之路,我们的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求学16年的终点站,不是拿到一个毕业证,而是找到一份有发展、有价值、有合理回报的工作。”

    高中的目标是高考,你可以100%的精力都用在考试,成绩的提升上,无可厚非。

    大学的目标不是考试,而是顺利、安全进入社会,求得生存发展,所以大学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都不能像高中那样去设立,必须要考虑大学的终点站,如何顺利进入社会,生存下来,发展很好。

    你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大学呢?90%的大学生对这个生存和发展的认知都很滞后,这是因为一直在校园里,不知道外界的世界变化。

    在今天探讨这个大学阶段核心任务职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就要从1977年恢复高考的年代到后来的1999年大学扩招两个政策开始说起。

    1、1977年恢复高考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也就是那个时候上大学的学生不是很多,录取比例大约5%,这个年代的大学生还是非常吃香的,第一,有阶层的改变,第二,由国家包分配,你肯定会有一份工作。

    “变化启示一:30年前,就业是包分配,因为大学生数量少。”

    2、1999年,大学扩招

    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在这份建议书之中,他指出5点扩招的理由:

    1)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2)企改革带来的大量下岗工人如果进入就业市场与年轻人竞争会出现恶性局面。

    3)国家提出经济增长8%的目标,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扩招可以拉动内需,激励经济增长。

    4)高校有能力接纳扩招的学生,当时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

    5)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振兴。

    建议被中央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大学扩招是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积极肯定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推行,经营不善的国企纷纷倒闭,政府开始精简人员,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于是1996年,国家开始了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试点,到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当年7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自主择业的。

    “变化启示二:就业问题严重,由于包分配制度取消,大学生不包分配了,开始自己找工作,自主择业。”

    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加大,很多大学改名、升级,增加院系,增加新的专业,建设了新校区,招生人数也翻了好几倍。我所在的学校,原来我入学的时候只有一个校区,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已经有3个大校区了,开设的专业也增肌了数十个。由于规模的扩大,很多系,比如工商系,电信系,电气系,外语系,都升级为院,这让每年进入社会的就业大军逐年大幅度增加。高等教育普及化后,性质也逐渐改变,由原来的精英式的高等教育转变了大众化的高等教育。

    扩招带来的消极影响:

    “变化启示三:就是教育质量下滑,由于教育资源不匹配,师资增长与学生数量增长不成比例,很多学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育资源倾向。”

    3、经济体制变化导致就业渠道的变化、企业用人标准变化

    我国经济体制变化,在1978年12月改革开放就酝酿开始了,2008年中国又加入WTO,我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兼顾多种经济体制的经济形式迅速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变。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创业,自由职业等均成为中坚的经济力量。

    “变化启示四:大学生就业不再是公务员、国企为主的体制内就业方式了,而是变成了民企,私企,外企,自由职业为主的体制外就业。”

    经济体制变化后,我国的经济迅速繁荣,也直接影响了很多方面的变革,比如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变化。在《为什么现在企业都想要A字型人才?》这篇文章中,我详细分析了现在的大学生的现状,就业渠道,和企业要求的变化。并且给出了大学生进化史的讲解,讲解了第四代大学生,实际靠的不是学历,专业,而是多维度竞争力,才能发展很好,所以打造多维度竞争力,就成为了我们的一个核心任务。

    “变化启示五:由于高校的一些专业与课程结构不合理,市场供求关系扭曲,大学生不符合市场需求,表现为就业率低,薪水差,此时企业的招聘已经开始出现了新的要求。”

    面对每年接近900万的毕业大军,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就业渠道吸收越来越有限,已经无法大规模吸收大学毕业生,因此90%的毕业大军要进入体制外就业,体制外的企业,如民企,私企,外企,自由职业,创业等,成为了主要的就业吸收渠道。就业渠道的变化,主体用人单位的自负赢亏的本质也推动了当前的人才标准的改变。《大学生“迷茫”的四大根源》这篇文章中详细的讲解了,当前的就业两大方式,体制外就业,体制内就业,并且揭示了现在的大学生的主要吸收渠道是体制外,体制外是现在用人单位的主体,不再是配角。

    “变化启示六:原来高学历人比例少,现在高学历比例增加,学历贬值。”

    由于主体用人单位的变革,加上实现市场经济后的激烈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就是竞争优势和个人创造的价值。当前的企业招聘的标准,对人才提出了更新的,更多维度的,更深刻的要求。因为不能得到合适的人才,企业就会立即失去竞争力,无法在市场经济中存活。

    你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前方出现塌方,你需要调整还是继续冲上去?

    你在海里游泳,前方出现海蜇聚集,你要有所调整,还是选择和海蜇群殴?

    你参加一次马拉松,可是今年是重度污染雾霾,你选择有所防护措施,还是什么都不在乎,直接跑?

    上面几个问题,有很明显的答案,当外界环境变化后,我们都懂得及时调整,我们可以绕路,调整下高速的路口,我们选择起水不再游或者选择借助外界的驱逐船帮我们驱赶海蜇,对于雾霾重度污染,我们可能选择带口罩或者其他的防护措施。

    但是这些都是显性的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可以看到,所以我们愿意去及时调整,拥抱变化,但是还有很多的变化,是比较隐性的,不是特别的明显,感受不够强烈的,可能是我们没有去对比,没有人告诉我们,所以我们感受不到,比如当前社会的这四大变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经济体制变化、就业渠道变化、用人标准变化。这些变化,如果没有人和我们说,我们可能就是不知道,也不知道他们对我的影响。

    但是这些变化实在的对我们产生了影响:

    高等教育普及化让我们的学历贬值了。

    经济体制变化了,让我们的就业环境竞争激烈了。

    就业渠道变化了,让我们的进入社会的期待与父母的期待产生错位了。

    用人标准变化了,让我们学校学到的标准作废了。

    面对这些趋势的变化,我们拥有两种选择,如果我们拥抱变化,及时调整,就可以成为人生的赢家,如果我们抗拒变化,维持现状,就会被淘汰出局。

    既然高等教育普及化让我们的学历贬值了,我们就需要学习如何让自己升值。经济体制让我们就业环境竞争激烈了,我们就要学习如何胜出。就业渠道变化了,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用人标准变化,让学校的标准作废了,我们就需要打造一套适应这个市场需求的标准。

    4、我们应该做出哪些改变,才能拥抱变化,成为人生的赢家?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学习已经不是大学阶段的全部任务,已经成为大学阶段的最基础任务,大学阶段应该有自己的核心任务,不同于高中后的继续求学,大学后的目标是就业,是工作,进入社会,所以大学生的核心任务也发生了调整。

    第一大核心任务是:个人技能提升

    进入职场,进入企业后,不是看你知道什么,记住什么知识,考了什么知识,而是看你能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满足需求,这就是你的技能,大学阶段的最重要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修炼自己的技能,修炼技能就要问自己几个问题,利用人生蓝图法进行自我规划:

    1)我服务的对象是什么群体?

    2)我能帮助他们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痛点?

    3)我用什么方案和服务帮助他们专业的解决这些问题和痛点,帮助他们更好的改善,提升生活或工作的质量。

    我做一个人生蓝图示范:我服务的对象是准职场人和大学生,我帮助他们解决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个人规划的问题,我通过专业课程体系咨询系统满足他们的需求。

    第二大核心任务是:个人发展方向探索

    个人发展方向,并非一定有你的专业决定,即便学同样的专业,发展方向也千差万别。所以发展方向是服务于社会和企业的,不是服务于学校的。那你的发展方向,一定要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感,个人目标而确定,也就是说在充分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宏观环境共同探索出来的一个方向,这就是你的定位。这个过程通常时间很长,很坎坷,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尽量在大学毕业之前找到,这样可以大幅度避免毕业后的职场震荡期和摸索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利。

    第三大核心任务是:个人多维度竞争优势修炼

    我们进入了同质化竞争时代,伴随着跨界的出现,一个行业和另一个行业之间的界限可能很快就被跨界打破寂静,互联网行业可以轻松跨入金融业,科技企业由于用户基数的增加,可能跨入金融行业,行业的壁垒在降低,大学生可能轻易被淘汰,只有打造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并且是拥有多维度的竞争优势的时候,才能免于被轻易取代,从而增加职业安全感。现在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那就是又具备硬技能,又具备软技能,也有清晰的个人规划的人才,也就是A字型人才。更详细了解,可以回看《为什么企业都需要A字型人才?》

    回顾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我们讲解了现在的大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那就是恢复高考之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变市场经济后,扩招政策出现后出现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我们的大学生所处的趋势不同,面对这种趋势,我们如何拥抱变化,及时调整,最终在这个时代胜出,希望通过本文,帮助我们迭代升级认知,适应新趋势,每个人都成为人生赢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90%大学生的认知这么滞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cd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