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983年我到《焦作日报》做记者,到2007年,焦作出现的典型人物基本都是出自我手。2009年我被聘人民日报河南分社,至2015年,《人民日报》刊登的河南典型人物基本都由我执笔。
从事新闻媒体33年,我笔下涌现出百十位先进人物,他们之中有工人、有农民、有教师、又学生、有律师、有营业员、有炊事员、有运动员、有技术员、有医生、有护士、有民警、有战士、也有公务员和企业家,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但是普通人占95%以上。
近赤者朱。写好人、学好人、做好人亦成为我做人准则。
我从发表的人物中筛选出几个代表,回忆一下采写这些先进人物的背景,给自己的人生也留下个纪念。
今天是教师节,我的父亲曾经是一个人民教师,我把抢救出一个新闻的故事放到这里,主人公就是人民教师,以此表达对人民教师的敬仰。
抢救出来的新闻
徐国立老师,38岁,英年早逝。
呜呼哀哉!
徐老师是焦作十八中青年教师,之前没听说过,更没见过。
听说这个名字时他已经去世,而且当天就要火化。
那天,是个偶然.
就是这个偶然,《焦作日报》让焦作人民多出一个值得记住的人物。
1999年8月30日,我在上班时不经意听到一个消息。
18中一个老师没了,当天要火化了,才38岁,太可惜了。
记者的敏感让我一个激灵。再一打听,这是个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很多他教过的学生要去送徐老师一程。
就凭一个青年教师以身殉职,就值得记者去书写。
我一看时间,已经8点,离火化还有一个小时。
那时开学在即,只要白烟升起,生离死别仪式结束,再组织毕业同学座谈已经不可能了。
职业使然。
我马上联系该校主管单位解放区教委。对方尚不知此事。
我告诉他们我有去殡仪馆采访的意向。
再给18中打电话,确认此事。心急火燎赶到殡仪馆,悼念仪式已经开始。
我随着人流瞻仰徐老师遗容:年轻英俊的脸庞安然沉睡,周围学生哭声阵阵,我深深一个鞠躬,便迫不及待找到学校领导,请求他们截留学生,就在殡仪馆召开座谈会。
此时,解放区教委的同志也已经赶到,指导学校配合采访。
采访非常成功,学生带着感情诉说着徐老师。
他对学生好。16年教育生涯,做了15年班主任。以校为家、视学生如子,事迹感人。
他对自己不好。身患肝癌,忍受巨大痛苦坚持为学生上课,等确诊到去世只有35天。
8月30日遗体告别时,是他38岁的生日。
日后,我又带记者到学校采访徐老师的同事,大家谈起徐老师无不连声赞叹。
我饱含激情执笔写下了这位为教育而献身的青年教师,标题就叫《三十八岁的辉煌》。
这条抢救出来的先进人物见报后,得到了市委书记和市教委的重视,全市开展向徐国立学习,最让人满意的是,解决了徐老师爱人的工作,逝者安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