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成长励志娱乐圈
《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作者: 霓54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21:18 被阅读48次

    李咏走了,留下对女儿的爱

    最近看到了一条视频,是李咏生前在我是演说家节目的演讲,题目是《致我的情敌》。

    “我将以我女儿前世情人,你小子今世丈人的身份,跟你唠叨唠叨,第一你得健康,即便肩膀不够宽厚,但一定让我女儿靠的踏实;第二你得聪明,你小子的聪明早晚有一天会告诉你,明天会比今天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得有爱,在你的爱的世界当中永远摆在第一位的,是你的爱人,我的女儿。”

    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想着法的宠,变着样的爱,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好都给她。

    《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如今想来,斯人已逝,假如有一天女儿婚礼前看到这段视频,必然是泪流满面。

    尽管法图麦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无论是小时候的长相被人嘲笑,还是发自拍事件让她受到了很多人的恶言恶语,但是有一个细节让人欣慰,她的微博置顶是关于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自己承受着语言的攻击,还不忘做着公益,关心别人,活出自己,努力绽放。这说明法图麦是一个被幸福浇灌长大的孩子,和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保护是分不开的。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滋养,像法图麦一样拥有无尽的爱和宽容理解长大,未来的路上会有光,有天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快乐会大于悲伤。

    家庭教育左右着一个孩子的命运。

    家庭教育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英国哲学家兼教育家约翰洛克在其名著《家庭学校》中断言,“家庭教育左右着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一语道破了家庭教育的真谛。

    最近看一个综艺节目叫《爸妈学前班》,在当好父母这件事上,很多人还处于“学前”阶段,所以需要学习。

    其中有一期的心理测试,让我泪目。

    心理学老师先让每个人写上对自己很重要的五到十个人的名字,然后划掉一个人要永远消失在自己的生命中,最后按照自己心里的顺序一个个的划掉,只留下一人。

    这个心理测试就像一把匕首,刺到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因为最重要的人无论如何取舍都是痛苦万分,划掉一个就是割一块肉,同时它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的真心,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复杂情绪。

    《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原生家庭”变成了一颗炮弹,瞬间炸开我们为自己伪装的糖衣。

    被测试的几个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璇----曾经的奥运体操冠军。其他人都多多少少提到原生家庭的“又爱又恨”,只有她,想到家庭的两个字是“温暖”。她无法抉择,最后留下了爸爸,因为父亲对她的陪伴和付出是最多的。父母从不大声的吼她,虽然训练严格可是温柔的爱护更多,教育她要坚强,成就了现在的刘璇。

    《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原生家庭像一棵大树的根,但之后要生长成什么样子,是妖娆还是茁壮,由自己决定。

    不要纠结于现在的不满,也要和曾经的自己握手言和。

    父母的觉醒是教育的开始。

    我是80后,那个年代教育的方式基本上就是“放养”。没有补习班,没有无休无止的课外作业。而且很多家庭还是在一个吃饱穿暖就很好的阶段,赚钱够花,孩子听话,万事大吉。所以父母不会过多的关注“精神教育”。

    不会常常夸赞自己的孩子,把爱放在心里却不挂在嘴上。

    这样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希望得到赞美,渴望和父母的亲密关系以及更直接的表达方式。

    在一档真人记录节目《奇遇人生》里,朴树说,“我已经发现我很多行为,背后是要取悦于人,希望从别人那得到对我的肯定,这可能是我童年我的成长缺失的东西,我觉得,我有点讨厌那样的自己。”于是他在三十六岁那年从零生长,重新做回自己。

    童年的缺失,一直牢记于心。

    《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主持人张杨果而说,因为太过于渴望父亲的夸赞而得不到,于是把这一份寄托放在了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她会不吝赞美,让他做一个勇敢自信的人。

    这应该是典型的上一代的“中国式亲子关系”,也许我们的父母小时候,也缺少鼓励和拥抱,不是不爱,是太在乎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好在我们这一代的80后都长大了,成家立业,为人父母,这个过程中,那道伤口“自愈”了,理解他们不表达,却也足够爱。

    90后和00后的家庭教育呢,精神的表达被重视,我们也会常常和孩子说“我爱你”。但是新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

    有一天上五年级的外甥女跟我说,“我现在太忙了啊,大忙人一个,跟我吃饭还得看档期。”我忍俊不禁,“你一个小孩,瞎忙啥?”

    “写作业就要到十点,还不包括我妈留的额外任务,班里的好几个同学一周七天五天上课,周六日英语班、舞蹈班、绘画班、写作班轮流上,早起要背一小时唐诗,晚上还要弹俩小时钢琴,只能抽空跟我们打一会王者荣耀,你说,忙不忙!”

    她妈妈站一边听不下去了:“你忙自己的事,家长放下自己的事陪你一起忙,知足吧你!”

    她不服:“我的学习可不仅仅我自己的事了,现在是咱全家的头等大事!”

    妈妈无言以对,败下阵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这个时代变质了,也许是期望值更高,也许是为了不落后于别人,但是无形之中给孩子上了一个“紧箍咒”。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案例。

    2010年11月8日晚10点多,加拿大多伦多地区一个中产阶级居住的小区内发生一起凶杀案。三名歹徒从前门进入住家,将户主夫妇带入地下室枪决。母亲当场毙命,父亲因子弹射偏侥幸未死。经过四年调查,十个月的审理,真相终于大白,凶手竟然是女儿詹妮弗和她的男友丹尼尔雇凶杀人!

    詹妮弗和她的男友的计划是:杀死父母后,继承遗产共同生活。

    认识这两个孩子的人都无比震惊,女孩是乖乖女,男孩热情开朗,为什么?

    深入调查后,原来詹妮弗的家庭是典型的“望女成凤”,从小学很多东西,长大些后因为有些成绩跟不上怕父母失望开始造假成绩单,被父母发现后,管教愈加严格,也让她和男友断绝联系,激发了她的恨意,于是和男友一起买凶杀人。

    2015年,此案件终审判决,詹妮弗和男友被定为一级谋杀罪,判处无期徒刑,25年不得假释。她的弟弟和父亲申请禁止与她交流,永远不愿和她说话。

    原本应该幸福的家庭,不复存在......

    父母和子女,应该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关系。

    詹妮弗的父母,用他们的爱和希望“绑架”了孩子,她曾经因为压力过大,有过一些自残行为,父母没有发现。反而在孩子造假被揭露后更加严厉,让她积累已久的怨气爆发,使得精神更加分裂。

    而詹妮弗,过于在意且害怕父母失望,努力维持“乖乖女”的形象,不敢和父母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样的极端,让她永远失去了亲情......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把陪伴和温暖无意识的转变成了看管和训练,该放手的时候牢牢抓住,不该放手的时候任其发展,很多孩子过于早熟,不愿和父母交流,积怨在心,变成了连环扣,解不开。

    我们总会幻想着一种最好的亲子关系。那是温暖的,有吵闹的,磕磕碰碰但是为彼此好的,不吝夸赞和敢于表达的,各留空间,又乐于分享,也许带着点儿叛逆,但是最后总会在眼泪和欢笑中和解。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宝贝,我盼你长大,也怕你长大。

    看爸爸去哪儿杜江读给儿子的诗: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个新的梦,那个梦里不必有我,你我也只成为对方人生的某个部分。

    《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龙应台的《目送》里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在学习,如何做父母,怎样做子女。

    同时也是在预习,为了今后一次次渐行渐远的别离。

    珍惜相互陪伴的时光,

    因为有爱,我爱你,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爸妈学前班》-- 学着珍惜,学着别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ep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