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

作者: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9:59 被阅读18次

    “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史蒂芬.霍金

    我并不知道霍金先生原本要表达的他所理解的意思,只是因为正好,我,今年21。也正好,在我步入21这个大关之际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对生活本身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所以莫名产生了共鸣。

     21,奇妙的年龄。怎么形容21之前的自己呐,好胜,虚荣,不服输,怕丢人,自卑,敏感,过分在意别人的目光,很多时候有过分的表现欲。喜欢看乱七八糟的鸡汤,听子虚乌有的故事。如果问我那时候喜欢自己么,我想我的回答一定是:不!可是如果问现在的自己,你喜欢她么?我想我的回答是:我想我还是喜欢的。

    成长本身就是经历,中间也许会走错很多路,遇到很多挫折甚至受过很多伤。可这之中的很多东西也许你这辈子再也没法经历。看过人伤人,也看过人被人伤。看过喜极而泣,也看过乐极生悲。人来人往,抓住的没抓住的都是青春。

    很多人穷尽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包括21岁以前的我自己。大学是一个自我提高的地方,本不该浪费多余的时间去关注他人,关注自己才是人这一辈子该学会的事,道理很简单,说起来也没多少字,但真正做到了,并且践行到底的却寥寥无几。

    人的幸福一旦掺入了“让”“使”这些带有外力的词就很容易变得不幸。快乐也是同理。他(她,它)使我快乐,幸福,那万一这些事这些人不见了呐,或者没有达到预期,是不是就会不快乐,不幸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从前听过一句话,幸福的人大多相似,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在我的理解看来,幸福的人之所以大多相似是因为他们就是幸福的来源,自身在,幸福在。而不幸的人之所以各有各的不幸,是因为把所有的幸福都寄托给了别人,而每个人能满足的期望值大多不同。

    我想我是幸运的,在我21之际,我把对别人的期望值变成了零。并不是说我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有希望,而是我开始注重自我提高,自我幸福,把对别人的关注转移到对自己的关注上,而把外界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都当成额外津贴。

    很多人觉得我独来独往一定很孤独吧。如果说不,太假。但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孤独。不是没过过结伴而行的生活,只是最后发现,反而过得不像自己,也没那么快乐。群聚总是要考虑很多的,即使很多人不说,但这就是现实存在,无法否认。很多人没尝试过独来独往,就被“独”这个字吓到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减肥,一个人努力,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干很多很多事多可怕啊。然后退缩了,看到别人独来独往也只是看一眼,然后一头扎入人群。

    我并不是否决群聚,因为群聚本身如果是向上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比独处好的,一起向上想想就是一件很酷的事。但如果不是,那么,请尝试独处。

    人一旦学会把期望值归零,那么外界给的“额外津贴”也会越发的多。花也好,草也好,事也好,人也好。

    作者姓名:张文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j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