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历史专题精选古代文化
生活不如意就看看他,积极、阳光,满满的正能量(下)

生活不如意就看看他,积极、阳光,满满的正能量(下)

作者: 88cd0b23be22 | 来源:发表于2017-11-11 19:24 被阅读67次

    十年后(元和十年,815年),唐宪宗突然想念久违的刘、柳了,于是诏令他们还京,准备委以重任。

    刘禹锡回到长安后,先约朋友到市内的玄都观搞了个春游,兴之所至,赋诗一首:《玄都观桃花》(又名《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看似写花、写景,实是说事、骂人,在我们老家叫“念阴歌”。诗的意思是,我被贬一走就是10年,现在回来一看,这满朝趋炎附势、攀高结贵的新贵(反革新派)们,都是在我老刘被排挤走后新提拔的啊。

    有调侃,有蔑视,有讽刺,要说老刘这嘴是欠了点儿。别说那些新贵,就是唐宪宗看到这首诗后也是勃然大怒,认为“语涉讥刺”。

    自古刻薄害人、祸从口出,古往今来,有多少才子能人吃亏吃在了自己的嘴上!想想有哪个领导愿意有个刺头儿整天价在身边晃悠啊,就连开明天下无的唐太宗有多少次都想杀了魏征。

    宪宗说,你赶紧给我滚吧,滚得远远的,去播州(今贵州遵义)做刺史吧。

    去播州,这在当时简直就是委婉的判了个死刑。时任御史中的丞裴度赶忙求情:“刘禹锡家中有八十岁的老母,您把贬到播州,这等于是让他们生死离别了。陛下您一定要以慈悲为怀……”

    唐宪宗气愤地说:如果他能想到80岁的老母,就不会这么口无遮拦!好在宪宗也是刀子嘴豆腐心,最后还是改判为连州(今广东连阳县)刺史。

    刘禹锡到连州后并没闲着,他重教兴学,教育新人,被认为开连州千年之文脉。有感于当地瘟疫频发,他又费心搜集民间药方(包括向湖南的柳宗元等讨要),最后编了本《传信方》,大大解决了当地的疾患问题。这本书竟然一度影响到了日本、朝鲜等海外诸国。

    而当时(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的闺蜜好友白居易也遭遇了些事,被贬为江州(江西九江)司马。第二年,他写出了千古名篇《琵琶行》)。其实这次被贬对白居易影响非常大,此后的老白明显少了棱角,消极情绪日多——“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酬赠李炼师见招》)”。

    刘禹锡被贬,柳宗元也没落到好。他当时打击的对象、如今掌权的武元衡等人,不同意启用他,没过几天,柳宗元便被改贬为柳州刺史,老柳足足跋涉了3个月才走到。4年后(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大赦,准备召柳宗元回京。只可惜,老柳已经坚持不住了,没等动身,便因病去世。享年47岁。

    连州之后,刘禹锡又先后任夔州(四川奉节)刺史、和州(安徽和县)刺史。

    和州刚刚上任,就莫名的得罪了个小人——和州策县长。

    是这么回事,按规定,刘禹锡本可以在官衙内分三间房子住。可是,这个策县长却把他给安排到了城南郊。

    老刘无所谓,门前三径就荒,他提笔写道: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很生气:叫你写诗,搬家搬家。又给从城南搬到了城北,住房面积也减少了一半。老刘接着抒情: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这下策县长怒了:给你弄间小黑屋,看你还大江、江水的不!

    老刘也怒了,这次他提笔写了个“长篇”——81个字的《陋室铭》!于是一举名动天下古今。

    (不过据卞孝萱先生考证,《陋室铭》作者可能不是刘禹锡)。

    826年冬,刘禹锡被召回京。在北归途中过扬州时,好友白居易招待了他,针对老白的赠诗,回了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白居易在诗中为刘禹锡鸣不平,觉得“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而刘却认为,这都是小菜一碟啦。即便自己已是‘沉舟’、‘病树’,可犹有同志千艘船竞过、万木争春。听了朋友为自己吟诵的诗,再加上几杯美酒,老刘立刻又满血复活了。

    小白同志,你也不要整天这么灰头土脸的嘛——“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志见示》)。

    关于夕阳,叶帅也有诗“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八十书怀》;而李义山是这么说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

    想想,从先秦到汉唐,从屈原到贾谊、韩愈,自古被贬谪的文人难免怪怨命、怨小人,悲愤难平、消极避世。你见过刘禹锡这么愈挫愈勇,永远积极阳光、斗志昂扬的吗?

    828年春天,57岁的刘禹锡再次来到长安后,没忘抽空故地重游,也没忘又做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你们这些喧嚣一时的反动派们终于都“净尽”了,那些种桃的道士(宪宗,武元衡们)呢?都去哪了(十多年时间,皇帝已经由宪宗,而穆宗,而敬宗,而文宗,当年把他贬到岭南的权相武元衡也已经死了14年了)?你们知道吗,我就是上次被你们贬走的老刘,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要说这老刘这嘴确实够欠的,这么大年纪了,嘴依旧是一点都不饶人。就这点,时人也对他也有意见,“嘉其才而薄其行”, 连文宗皇帝在看了这诗、尤其是119字的长引后,也“恶其轻薄”:念你这么大年纪,也懒得搭理你了,给你个闲官,找个凉快地方待着去吧——本来,老宰相裴度还一直惦记着想让他再进中枢呢。

    刘禹锡在历上被称为“诗豪”——其诗豪放,其人豪爽。当然,“豪”也意味着其锋森然,也必然容易扎到人。

    几年后(831年),裴度已经不管事了,刘禹锡又被先后被外放到苏州、汝州、同州(陕西大荔县)任刺史。

    刘禹锡这官当的还真是不错。他到苏州任时,苏州刚遭受了一场大的水灾,刘禹锡立刻察视灾情,开仓放粮,减免税赋,很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苏州人民为感激他,把他和曾经做过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并称“三贤”,并建立了“三贤堂”。

    他到达同州时,同州更惨,连续四年遭受旱灾,百姓流离失所。他又申请放免旧欠,投入到了同州的救灾中……。

    836年,65岁的刘禹锡回到东都,过起了半退休生活,每日与白居易、牛僧孺、李绅等吟诗唱和。

    842年,依旧斗志昂扬的刘禹锡抱病给自己写了篇《子刘子自传》。七月病终,享年71岁。

    刘禹锡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奋发进取的一生。

    所以说,郁闷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刘禹锡这样的革命老前辈——不是就是个挫折吗?切,多大的事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不如意就看看他,积极、阳光,满满的正能量(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gp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