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14096/3335d4cb119422d3.jpg)
原文
秋雁
西风天气肃,蔌蔌梧飘黄。
征人塞上泪,随雁归故乡。
我无辽阳梦,何事飞苍茫。
所有一缄书,欲致瑶台傍。
寄之西王母,赐吾金玉浆。
一吸生琼羽,与尔共翱翔。
解读
征人:出征戍边的士兵。
辽阳梦:辽阳古时指辽河一带的边戍地区;“辽阳梦”即梦到在辽阳戍边的征人。如宋代严羽《闺怨》:
欲作辽阳梦,愁多自不成。
错嫌乌臼鸟,半夜隔窗鸣。
缄:纟,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捆东西的绳索;代指书信。
瑶台、西王母:神话传说西王母居瑶台。如李商隐《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金玉浆:“金玉”:黄金和珠玉,比喻珍贵和美好。“金玉浆”即“琼浆玉液”。
琼:美玉,喻美好的。
尔:你,指秋雁。这里的大雁取身有双翼、自由翱翔的意象。
鸿雁意象
雁又同鸿、鹄,意象主要有 爱情、思乡/思亲、感时伤怀/离愁别绪。
-
爱情
古俗婚姻中有“奠雁礼”。六礼中有五礼都是用雁作见面礼。因为大雁:- 雌雄终生配对,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坚贞专一。“取其不再偶也。”
- 迁徙特点:秋天南飞过冬,春季飞还北方。“取其顺阴阳往来”(秋去春归),非常 守信。
- 雁阵呈“一”字或“人”字形,非常有序,有类于人的伦理品格。“雁有行列”、“雁行有序”、“飞无失伦”。
本草纲目·集解
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於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飞则有序而尊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更著宴词 唐·沈询
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
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
思乡/思念亲人
大雁在秋天被迫离开北方故土、飞往南方过冬。- 哀鸿/寒鸿: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征人、游子、游宦。
- 孤鸿/单飞雁:长途跋涉、环境恶劣、失群无助。
- 鸿雁北归:大雁秋去春归,游子征人却不能及时返乡。“小寒之日雁北乡”(小寒和大寒是天气最冷的时候,同时意味着阳气快要复苏,春天快到了,大雁将要北飞还乡)。
- 鸿雁传书/上林雁:《汉书·苏武传》记载 “雁足传书” 的故事,后以鸿雁可以传书。《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诗经 (哀鸿)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杂诗 曹丕 (孤雁)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杂诗 曹植 (孤雁)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夜望单飞雁 梁简文帝萧纲 (单飞雁)
天河霜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乐府诗集·乌孙公主歌
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古诗十九首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一剪梅 李清照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感时伤怀/离愁别绪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
译文
西风阵阵,天气肃杀,枯黄的梧桐叶蔌蔌飘落。
边塞戍边的士兵思乡泪下,一颗心也随鸿雁回归故乡。
我(未出嫁)不会做思念良人的梦,那又有何心事呢?
我呀,写了一封信,要寄给瑶台西王母。
想让她赐给我仙液琼浆,喝了之后可以生出漂亮的翅膀,和你一起翱翔天际。
点评
小鸾父亲点评:
遐思旷想自当仙去,岂尘世所能久留。
本诗题目为“秋雁”,故通篇贯彻之:
头两句写秋景,白描秋风吹落梧叶。
三四句写征人见秋雁而思乡的传统意象。
五六句以设问进行诗意的转折:我还没到思念良人的年龄,高飞的大雁啊你能猜中我的心事吗(知道我想让你帮什么忙吗)?
告诉你吧,我写了一封信,想让你带到瑶台,送给西王母,让她赐我一杯仙酿,喝了之后可以生出翅膀,与你一起翱翔天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