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出于玩票的目的,写了一个书评者的五个层级。今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简单写一下我心中的影评者的五个等级。
第五级,流水账式的记录和简单的喜好。比如“某年某月某日,看了XXX,喜欢”。
此等级完全依靠情绪的喜好去评判影片质量。当一段时间之后再度谈及本片,只能复述喜好。并不能说明原因。
当一名评论者持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理论根据时,即属于此列。
第四级,能清晰地说出自己对于一部影片的喜好的原因。比如演员演得好,剧本反转大,摄影留下深刻印象等等。
此等级需要一定的阅片量作为支撑。并能清晰地表述出一部影片的闪光点,或者主要槽点。
评论者的主要评分排名约等于IMDB。
第三级,能够以全面的角度去分析镜头语言,配乐准则,剧作原理,表演的风格派系,相关背景知识的沿袭。
此等级需要对一部影片进行多次观摩,一般不低于两次。能够提出自恰的论据对于自身观点进行论证。
一般此等级不会对【艺术片】与【商业片】进行二元对立,可以就某一问题对创作者提出更优解。
可以指出影片中的不合理,或者对某些不合理进行逆向合理化,试图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创作者试图传递情绪,知识,情节,价值观等等。可以在一个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第二级,能提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在该体系下能够筛选出不同文化体系内的优秀影片,不排斥小语种,更能够通过严谨的论证指出某些商业电影在分析镜头语言,配乐准则,剧作原理,表演的风格派系的不足,亦能够指出自身评价体系的不足。
比如能指出自己的评价体系的好恶,是更倾向于形而上的符号化的镜头语言,还是倾向于写实风格?
此等级要求对电影史有深厚了解,能理出不同流派的历史沿袭,可以站在影片诞生的时刻进行前后对比,可以对某一类影片进行优劣分析。可以对某一类技巧进行影史级的优劣分析。
第一级,可以根据自己的评价体系(可以不只一个体系),提出对于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可以给电影下一个逻辑自洽的定义。对于影史的著名或者非著名影片进行重新评估和排名。
并能持续调整自身的评价体系,更能在自身体系外去保持开放的视角。
站在电影的整体视角去看待电影(不只是电影史,而是电影本身)。能够认识到自身体系的偏见,并修正或加深偏见,接受同行评议,可以主动参与到创作者的行列,并改变电影的定义和属性,对于电影本身的多元化进行贡献。
此等级对于评论者的要求是深入的,专业的,具有宏观视野且能持续进步的。法国新浪潮时期的《电影手册》属于此列,但并不完美。
当然,我提出五个层级,纯属娱乐。欢迎拍砖,拍拍更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