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大芸又给我提起她的家务事,想避避不开。大芸说她的两个媳妇不值钱,为啥这么说?事情是过样的:她老大媳妇见面时,大芸来说不让二弟妹俺俩去,说是叫俺俩个人省了。
俺俩个也不知因为啥?俺想着可能是不摆桌(酒席)了,要是不摆桌,俺俩只管把钱准备好,以后给她算了。
可是见面那天却摆了两桌,俺这两个大娘必须到场的,可是不让俺去,那俺俩也没法去,要是真去了,好像想吃她一顿,掂量再三,那我们就不去了。
就这样俺觉着她心里没有把俺这两个大娘放在心上,所以俺们也不想出这不明不白的钱,也就没有给她。
到大芸老二孩子见面时,她可又照老路上了 ,专一跑来对我们说,这回还叫您省了,您也不要去了。俺俩个怪不好意思,心想:这自己的孩子见面(相亲)里,这是正事,为啥不让咱俩个去?到吃饭时,人家要问他两个大娘咋没来?会不会说俺两个不懂事?小看俺俩个。
小红见面还是摆了两桌,这个形式也办了,就是不让俺俩个去。那俺也没法出这个钱,要是暗地里给了,这是见面礼呀?这个钱出的也不光彩,所以不出了。
到现在大芸她提起说俺两个不给她媳妇见面礼钱,说什么她媳妇不值钱。她都没想想是怨自己把事情办坏了。她是这样对媳妇说:媳妇不知内情,也可能会说这两个大娘不知理,老鳖一。要知道了看这懊糟事到底怨谁?
三妮从新疆刚回来那第一年,三妮带着孩子来了,她三叔见了,可亲热了,说妮你来吧,我给你包饺子,于是他把三妮叫到他家,中午给她包的饺子,捞了一大碗,又给外甥女捞了一碗,吃的可饱了,几乎都没有吃完。
有一次,她三叔不在家,大芸见妮来了,也把妮叫过去,说:今中午包饺子,你来吃饺子吧。妮去了,啊,真的包饺子,半盆子馅儿,面也和好了,妮洗了手,也帮忙包饺子。正包饺子哩,三婶说:不包了,够吃了。
饺子馅和面都有,不让包了,三妮说看不够吃,结果开火煮好给大红媳妇捞了大半碗,给她孙女捞了大半碗,给三妮孩子捞了几个,余下的捞了半碗,没有了。三婶叫妮吃,妮说我不饿,你吃吧。她三婶端起了那半碗饺子开始吃,三妮也没吃。正吃着,侄子(二弟孩子)端着面条碗来了,一看是吃饺子哩,她三婶原本客气客气,不想小孩子就把碗伸了过来,只好让热粘皮的侄子吃了,大芸把自己那半碗倒进侄子的碗里,这样她三婶也不吃了。
我也想不通,不知为啥?有馅有面,不让包了,不但俺三妮不吃,三妮看她一家人也没吃饱,三妮回来也有点自责,不应该去串门了。
有道是:锅里没有下米,让你是个礼。
【听父母那一代的故事,虽然文字平实,但也不乏趣味,本系列根据老一辈亲历口述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