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控制果老大的饭量后,近两年内他再也没有因为积食生过病,这也让我更加坚信好胃口孩子的一日三餐一定要适可而止。
以下是我一年前对于孩子好胃口的一些总结,再次阅读,百感交集。一方面欣慰于儿子在饭量适度控制下好胃口依旧,另一方面又困于肉妞妞吃天吃地的属性,每天都是从睁眼吃到闭眼,一日无数餐全凭心情,好不容易从哥哥那总结出来的一点小经验在她那里全成了笑话。
所以,如果以下方法如果对你有用,那一万点恭喜你;如果以下方法对你没有,来,让我们张开胳膊抱抱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3589/1e5959ba002d84aa.jpg)
每天清晨,刚起床的果老大都会大声叫唤:“妈妈,我肚子好饿,我要吃东西。”
一般我都会借机提醒:“那你赶紧洗漱,穿好衣服,幼儿园的美味早餐正等着你。”
他肯定会说:“不行,我实在太饿了,我坚持不住。”
最后就会随便给点什么,(饼干面包不定,取决于家里有什么)小伙子一般就美滋滋的吃着上学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3589/aaed9fefb0d02ccc.jpg)
如果在家吃的多了些,我会特意跟老师再打个招呼,以免他在幼儿园再吃一份早餐,这样肯定会撑着。
在吃东西方面,我一直属于地主老财角色,果老大就是那可怜巴巴的小白菜,他提了要吃的要求以后,我一般都是扣着给,少给,或者尽量不给。(天,作为亲妈,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办到的)。
看到这里,还在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发愁的亲们是不是对我有了点小仇恨呢?是不是会觉得我说这些有点小傲娇呢?不好意思,在孩子吃饭这方面我真的还蛮得意。
果老大的好胃口是总所周知的(胖不是没理由的),每次跟好朋友们出去,吃的最快最多的那个肯定是他。当旁边的家长还在为能让孩子多吃一口不停念叨时。我已经开始叮嘱:“吃饱了吗?吃饱了就不要再吃了喔”。我是真心害怕他吃多了会积食,闹毛病。
1.遥想果老大的辅食之路,并不平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3589/48143a736a73aff3.jpg)
在果老大半岁到一岁间,我也为他的辅食发过愁。当别的小朋友能吃掉一碗辅食时,他连四分之一的蛋黄都吃不进去,要不是看到他肉滚滚的小身板不见瘦,我都会怀疑自己坚持让他长时间吃母乳是不是个错误。当添加辅食成了问题时,耳边的声音就会特别多:孩子不好好吃饭,就是因为只想吃奶了;断了奶就会好的;分散注意力,边玩边吃;在各种干扰理念下,好在姐内心强大,坚持了自己的观点:“既然他爱吃奶,就应该被满足,等到他想吃其它食物的时候自然会主动吃”。
1岁以后,他逐渐对母乳以外的食物产生了兴趣,我们只需要放手让他自己吃,让他充分享受对食物选择的自主权。所以果老大一直秉持着对食物的强大热情,吃的无比欢快。
2.肉小妞的辅食之路,才刚刚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3589/7fb2a6a5ecc1aac5.jpg)
肉小妞跟哥哥不一样,是个典型的吃货型选手。她是爱吃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尽管对母乳万般嫌弃,我们还是坚持纯母乳喂养到了6个月。对于她时刻扑向(母乳以外)食物的举动进行了选择性无视,总是先让她多惦记几天,之后当她能吃上时,就会应了那句:“吃嘛嘛香”。
我们对她也是进行“少吃多餐”原则。“面条,水果,饼干”一般是给啥吃啥,来者不拒。在添加辅食两个月之后,就出现了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她对于吃过几顿的食物出现了“腻烦感”,只爱吃没吃过的。对此,我深感压力山大,为她开发新菜色变成了本人很大的负担(哥哥的一日三餐我都交付给了幼儿园)。
3.我们一直努力做到要“饥”不要“积”。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3589/2ca7426b7365d26f.jpg)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道理都懂,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当初的我是一个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让他啃两口的主,如何能狠心在果老大要吃的时候对他说不呢?尤其是看到小伙子满满一碗饭吃的干干净净,还能接着吃水果零食时,只会觉得他牙口好,胃口好,将来必然长得高大威猛。但是能不能高大威猛暂且不提,积食发热咳嗽倒是经常来报道。
积食是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症多发生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气臭秽、嗳气酸腐、肚腹胀热。食积日久,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最后痛定思痛,与其吃撑了去医院,不如先从控制饭量开始,减轻脾胃的工作量,只有让脾胃得到了休息,才能真正的消化好吸收好。
在果老大上幼儿园之前,三餐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进行,吃多吃少基本心理有数,控制起来也有理有据一些。虽然偶尔会一不小心让他吃多了积食,但是大部分时间都算是在控制之中。等到上了幼儿园之后,刚刚过两周就又因为积食闹了毛病,后来总结原因,就是因为放学后再补了一顿晚饭(米饭,面条或者大饼)。
初上幼儿园,由于生活环境改变,分离焦虑等众多原因,果老大的三餐量都有所下降,作为妈妈,我又会过分担心他会让自己饿肚子,于是又让他补了一顿晚饭。可结果还不到两周的时间,积食就又卷土重来,最后只能通过吃药来进行调节。所以现在放学后,我只会给他提供少量水果或者酸奶类好消化的食物,主食类的尽量少吃。坚持下来,积食果然一去不回。因为少生病了,身高体重一样没落,进步明显。
怎么快速分辨孩子有没有积食: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3589/f6f55ba408416ffc.jpg)
每天清早起床,亲爹妈们都可以闻一闻孩子的嘴巴(别嫌弃,此法简单有效),正常状态下应该是清新或者是类似于酵母味道,积食后会有很难闻的味道,酸味?臭味?(总之难闻的很)
观察孩子舌苔,舌苔白且厚。平常孩子的舌头应该是淡粉色,轻薄透亮(如若分辨不出,请还是参考上条);
孩子手心脚心是否发热,有没有眼屎、上火、便秘等症状;
晚上睡觉容易来回翻滚,不安稳。(试想自己吃的肚子特别饱,睡的时候也会觉得负担很重,不安稳)
4.怎样才能做到“饿出好胃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3589/b530e891e78fe8e9.jpg)
1.三餐时间尽量统一。
平常在家,我很注重三餐定时(一般只前不后),正所谓“一顿晚,顿顿晚”。如果没有孩子,我相信现在的自己还会经常三餐不定,饥饱不稳(吃不吃,什么时候吃估摸都是看心情而定)。肚子里装着个“冷不的,饿不得,饱不得”的胃小主,让姐认清人已老的残酷现实。也让我立志: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首先必须要求孩子能做到的(谁让我是妈妈呢?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喜悦感)。
PS:孩子的晚饭一定不能吃的太晚,吃太晚不但不利于前一天的消化,影响睡眠,更会影响到第二天的早饭。
2.减少零(甜)食的摄取量(孩子脾胃弱,消化甜食容易胀气积食)。孩子天生对零(甜)食就没有什么抵抗力,就算我们咬住牙不买零(甜)食,也架不住还有坑爹娘的好朋友,扯着分享这面大旗来跟果老大共享美食。目前看来零(甜)或多或少都还是要吃点的。但是咱们在零(甜)面前要讲究策略:“吃可以,但是要少吃,只能吃两块”这样既避免因为零食而引发的血案,又控制了吃零(甜)食的总量。(虽然最终结果总是由说好的2块变成5块,但是好歹也算是坚守了自己的底线,做父母的,对自己要求还是不能太高了些);
3.减少生冷的摄取量。果老大就曾经因为一口气喝了四瓶酸奶引发了肠痉挛,痛的上串下跳。也正因为有了这次的教训,现在对于生冷食物自己主动控制,你让他多吃,他还会认为这是想让他肠痉挛。事实证明疼痛的力量要远胜于妈妈苦口婆心的叨叨;
4.减少食物总量的摄取。无论是营养搭配多么合理,一旦吃多,消化不良,积食,脾胃虚弱等等就会接踵而来。
5.如果你有恒心,可以试试小儿推拿。本人一直坚信在推拿领域能够自学成才(再次感谢度娘),目前自认为掌握了多种捏脊手法,(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使之正常运转。)用此技艺对付兄妹俩已是绰绰有余。虽然肉小妞每次都是边捏边爬(一直想逃跑),嚎啕大哭(年龄小不懂事),但是哥哥已经表示出对妈妈技艺的肯定。
总之,好胃口是饿出来的。我们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将所有美食都捧到孩子面前,念叨着多吃一口。只要让孩子拥有进食的主动权(我们鼓励对主食的主动权,零食的主动权还是要控制在妈妈手里),他们才会保有对食物的激情。试想谁会惦记把吃自己撑到吐的食物,肯定是吃不够的美味更让人念念不忘。
只要妈妈们坚持要“饥”不要“积”这个原则,就一定会常常听到“妈妈,我饿了,想吃饭”这样美妙的要求。
不信,你试试!!!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23589/e44e7996f98b791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