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食饮有节。
吃东西喝水必须要有节制。吃得太饱不行,太饿太渴了,也会损伤身体。很多慢性胃病的人都是吃东西吃坏的。比如司机的职业病之一就是胃病,那就是吃饭没有规律,饥一顿饱一顿,长期饭后久坐等原因造成的。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一顿饭吃的太多了,把肚子撑的都走不动路,不生病才怪。
特别是小孩子,见到好吃的东西,恨不得一股脑都填进肚子里。他小小的胃承受不了这么多的东西,因而吃完之后立马就会肚子疼,不舒服,然后去医院。
小孩子的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特别是现在条件好了,什么好吃的就给小孩子吃,但小孩子脾胃比较弱,还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一些好东西小孩子吃了之后消化不了,必然会导致肠胃出现问题。
老话说得好,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要给小孩吃的太饱,穿的太暖。
孙思邈说过,万病横生,年命横夭,皆由饮食之患。可见吃饭对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重要。
除了吃饭,喝水也很重要。有的小孩不爱喝水,但喜欢到处跑跑跳跳,经常上火,生病。这就相当于汽车的水箱没水,发动机就会发热,身体缺乏津液,人就容易上火。因而要给小孩及时补充水分。
我们都说吃饭要吃到七成饱。这个度却很难把握。通常的标准就是吃完这顿,等到下顿饭的时候肚子感到饿,那说明这顿饭就吃的饱了。
饮水也讲究质、量、度。质就是要喝优质的水。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很多人喝的都是桶装水,或是纯净过滤后的水。
量就是每天要定量。感觉自己口渴了,就咕咚咕咚喝几口,一次也不要喝太多。通常的标准就是三口,喝的时候自己心中默数1、2、3就停下来,不要再喝了。
如果自己小便发黄,那说明就是缺水,这时就要及时补充水分。有些所谓专家讲的一天要喝七杯水,那就有些太教条了。
度就是温度,不能喝过冷的水,更不能拿冰冻的饮料当水喝。比较合适的水温是40度左右。有的人身体容易上火的,喝稍微凉一点的水;有的人身体容易伤寒的,就喝温热一点的水。
慢慢小口饮,不能过凉、过烫。
关于吃东西,书中介绍了一个养胃六点:
一是吃少点。夜饭减一口,定能至高寿。
二是吃暖点。生冷伤胃,温暖养脾。
三是吃熟点。不以脾胃暖冷物,熟生物。
四是吃慢点。细嚼慢咽者命寿,狼吞虎咽者命促。
五是吃淡点。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
六是吃鲜点。新鲜的东西更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