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书名《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作者(美)罗伯特•赖特
科技在进步,现在的人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小到无比微小的微观尺度,大到难以想象的宏观宇宙。但是对于生命意义,现在人们的仍然能从两千年前智者的思想获益。
书中有这样一个思想实验:
假设两千五百年前有一位智者,结合当时的哲学思辨和自己的顿悟体验,提出了一门非常厉害的学问。这门学问能让人们脱离世俗生活的烦恼,去追求一个高级的精神世界。
这门学问里有很多抽象的概念,难学而且特别难教。当时的人受教育程度都很低,连识字的都不多,普遍迷信神灵。那么智者怎样才能把他的学问推广,乃至传给后人呢?
智者为了方便人们理解,用了打比方、讲故事等很多办法教学。他是个好老师,课程很精彩。而且他能言善辩,在公开的辩论赛中把挑战者一一击败。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学生越来越多。他的学生们又有了自己的学生。
后人为了推广这门学问,创办了正规的学院。智者已经不在了,但是他讲学的笔记被整理成了标准化的教材,弟子们一定要把这门学问发扬光大。学院里有专职的老师和全职的学生,而且连锁办学,成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教育机构。
但是学院一代又一代的老师并没有当初智者本人那么聪明和善于教学。他们对教材的理解有时候未必符合智者的原意,他们在教学中有时候会加入一些自己的发挥,可能还会故意把理论简化。但即便是这样,很多学生也理解不了,老师们只好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教材,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指望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学院规定了严格的纪律,连饮食都有明确的禁忌。学生对老师一定要有恭敬心,教学过程要有仪式感。人们渐渐认为背诵教材、有恭敬心和仪式感就是真正的学习内容。为了方便管理,学院还给师生设定了等级称号。
但办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全职学生,智者的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为了宣传这门学问,师生们设计了更简明的版本,还说学习这门学问是有“功德”的,最终能给自身带来各种好处。老百姓总是爱夸大和盲从,可能你说的是“好处是一”,传来传去就会被变成“一百”,不过学院对此似乎并不介意。有很多百姓不愿意自己下功夫学习,但是也认为这门学问很有用,就给学院捐助了一些食物甚至财产,学院当然也欢迎。作为精神上的鼓励,学院会说这些捐助者是这门学问的赞助人,他们也有功德——至少有“福德”。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学院办得越来越繁荣,具备了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精密的仪式和森严的等级。这样让外人感到不明觉厉的学院再加上本来就带有神秘色彩的学问,慢慢变得无比庄严和神圣。老百姓认为,哪怕买一本学院的教材摆在家里都具有赐福和辟邪的功能。
就好像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数学变成了宗教一样,传播智者学问的各个学院也形成了一个个宗教组织。
而到了这个时候,那门学问在有些地方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更多的地方则变得越来越简单。很多人已经说不清智者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这个思想实验很好说服了我去看完本书,了解摒弃掉仪式化、形式化、宗教化之后,智者真正的智慧。而本书确实让我对佛学有新的认知,对生活有新的思考,同时还有一种深入了解自己思想的方法。
正文
人是宇宙演变、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私的基因》很形象地描述了人类在自然演变中会有很多思想、行动是为了让种群更好繁衍,基因源源不断地复制并传播。生活中的快乐,遇到困难的沮丧,遭遇背叛的愤怒等等,本质也是一种生存机制。
然而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部分人类发现人们在洞穴上光影投射的虚假,尝试着走出自然进化挖掘的洞穴,真正面对生活。于是人类开始明白生命中的快乐是短暂的,人们总是会在求之不得的痛苦和目标迷茫的无聊中挣扎。
黑客帝国中,尼奥面临着蓝色药丸和红色药选择:选择蓝色药丸是继续面对熟悉、美好但被束缚的幻境人生,还是选择陌生、痛苦但自由的真实人生。或许站在上帝视角,大家会自然而然地选择红色药丸。但人们都不是救世主,选择红色药丸意味着面对未知的恐惧、抗争生活的痛苦以及死亡不断逼近的压迫。
幸好生活不是二元选择,即使人们选择红色药丸,或许在选择的那一刻我们充满对真实生活的好奇,在感受到无助、恐惧后,我们仍然可以退回简单、重复的物欲生活。
日常幻觉
一个简单例子:吃垃圾食品会使我们得到短暂的满足感,但是几分钟之后,它就会使我们产生急切渴望更多垃圾食品的感觉。
人们深深迷恋感官愉悦,这种快感总是稍纵即逝,相同的事物给人们带来的快感会逐步下降,驱使着人们继续追求更多,人生充满无尽的不满足。
看到甜甜圈人立刻想到的是它多么美味,产生吃下它的冲动。但不会想到吃下它之后,马上就会更想吃下一个,也不会想到糖分刺激消失之后,人会感到疲倦和焦躁。
为什么快感会消失?如果将自然选择看作“设计师”,要设计善于传播基因的生物体,高效的设计思路是这样:
1、做有助于传播基因的事情能够带来快感;
2、快感不应该长时间持续;
3、生物会积极地追求快感;
这个就是简单的正反馈循环,虽然简单但就是基因传播的万能法宝。
这种思考方式也可以称之为“达尔文之光”,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待事物,就能看清幻觉被植入人类头脑的原因,也更有理由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幻觉。
但是,如果目标是切实地从幻觉中得到解放,那么这种解释的价值就很有限。
因为即使我们知道了这种感觉是幻觉,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仍然会被这种感觉驱使。试着拿一样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放在自己面前,闭上眼告诉自己这是一种幻觉,然后睁开眼看着它,看看想吃的欲望是否会降低?
对于我而言,那种想吃的冲动还是很强,尤其是自己肚子还饿着的时候。
这和前面提到的红色药丸类似:通过科学去了解生活中所处情境的真相,并不一定会使生活变得更好,事实上反而可能面领着更加痛苦、糟糕的生活。人们仍然会被基因驱动去追求快感,并且在追求过程中感受到难以自拔的痛苦和挣扎。
那么是否毫无用处呢?对于我而言,终究我还是更容易从这种状态脱离出来。肚子饿的时候仍然会有很强的冲动,但是如果我处于轻断食阶段,我会选择喝水或者其他低热量食物来替代;在游戏过程中,我也不再追求排位、连胜这种虚假感觉,甚至我已经放弃手游这种被精心设计过的娱乐方式。
正念
“正念”就是体验当下,假如用《思考·快与慢》的思想来解释,就是用慢系统去体验生活。走路时留意路上的车辆和行人,享受路边的风景,将一段习之以常的路程,变成充满新奇感的体验。
除了体验世界的丰富多彩,对于内心的感受也可以细细品味。如同洋葱一般,一层层剥开思绪,感受纷繁杂乱的思绪。
这种“正念”或许不够准确,不够深刻,对于我而言确实刚刚好。
这种正念并不容易维持,大脑之所以有快系统和慢系统,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而正念要求用慢系统去仔细体验、分析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这本来就是违反人性的事情。
如果尝试所有事情都采用正念,则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因为这就忽略了人类大脑容量有限,处理信息数量有限的现实。但是对于现阶段而言,快系统的使用频率远高于慢系统,也就是还远远达不到烦恼正念过多的阶段。
正念冥想的方式很多,《正念禅修》这本书介绍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我而言冥想过于困难,更有效的途径就是写作、静思、路程、争吵。写作时用文字来描绘思绪,静思时了解想法,路程上学习观察风景,争吵时感受内心。
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如果发现自己注意力有脱缰现象(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及时调整回来,专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深入方式去感受情绪,了解生活,这种感觉也是很美好,也是我新的追求。
感觉何时为幻觉
书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感觉即感觉。
如果我们接受感觉的起落,认为它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认为它有别的深意才去孜孜追求,结果往往会更好。但是看淡某些感觉而感到快乐,并不意味着对世界的理解更真实。或许这种看淡个人感觉的状态就像麻醉一样:屏蔽了现实世界对人们感觉提供的反馈,使痛感变得迟钝。
不管感觉最初在何时出现,好感觉和坏感觉的最初作用就是使生物体接近对其有益的事物,躲避对其有害的事物。快感和痛感是伴随着对生物体有益或有害的过程而进化出来的主观产物,进化而来的目的或根源在于驱使生物体追寻快感,躲避痛感。
生物体的感觉旨在针对我们所处环境中的事物所作的评价进行编码,更简单来描述事物的对于我们的好与坏。如果编码的这些评价是准确的,我们就可以说感觉是真实的。如果感觉引导生物体走入歧途,生物体跟随感觉会走向对其不利的事物,那么就可以说这种感觉是假的,是幻觉。
以“愤怒”这情绪作为例子。在狩猎采集社会中,如果有人占了自己便宜,不管是偷了食物,还是其他背叛,总是要给他一点教训,否则就会更多的人来欺负。在这样的环境中,愤怒让人们敢于反抗,做出反击。这样的感觉就是真实的。
在现代社会中,开车行驶在路上,遇到其他车辆不规范驾驶,同样会有强烈愤怒情绪,产生报复心理,继而引发危险驾驶。这种行为可以叫路怒症,根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冲动。但是其他车辆的不安全驾驶应该由交通规则来惩罚,而不是用我们的安全去教训他,所以路怒症的愤怒情绪可以称为幻觉。
也就是说,在定义感觉真假时,如果它们给我们的感觉很好,却引导我们做出不利于自身的事情,那么它们就是“假的”感觉。
除了真实感觉的好坏,还有一种虚假感觉——响尾蛇幻觉。
假设你在一个响尾蛇出没的区域徒步旅行,你知道,就在一年前,某个独自徒步旅行的人在附近被响尾蛇咬了之后身亡。再假设,你脚旁的草丛里有异动,这种异动不仅会使你感到一阵恐惧,你甚至会感觉到响尾蛇就在身边一样的恐惧。其实,等你转身看向异动的方向时,恐惧感会达到顶峰,你甚至会清晰地想象出一条响尾蛇。如果发出异动的是一只蜥蜴,在那短暂的瞬间,这只蜥蜴也会看起来像一条蛇。这就是真实的幻觉:你真的相信本来没有的东西存在;事实上,你真的“看见”它了。
在响尾蛇的例子中,幻觉是明确的,是真的对物质世界产生了错误的感知,在那短暂的瞬间产生了错误的信念,情绪机器完全按照设计的方式运转。
自然选择设计大脑的初衷并非要我们看清世界,自然选择设计的大脑会产生有利于基因延续的感知和信念。从长远来看,响尾蛇幻觉对人们很可能是有好处的,这种幻觉能帮助我们躲开可能降临的伤害。比如说,你走夜路回家时,听到身后的脚步声,或许会害怕那是行凶抢劫的人发出的。尽管我们感知很可能是错的,但是考虑到个人生命安全,跑到马路对面很可能会防止一次犯罪行为。
上面看似好像有两种不同的错误感觉——非自然的环境错位感(路怒)和自然的误报(响尾蛇幻觉),我们应该忽略第一种,同时遵从第二种。其实在现实世界中两者的分界线很模糊,是否会担忧自己说的话、做的事冒犯了朋友、同事?“担忧自己冒犯了某人”这种感觉本身是很自然的,与人保持良好关系,能大幅提升我们祖先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概率。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个重要考试、比赛、答辩,在前一天那晚上可能就会紧张、焦虑到失眠,担心表现失误、担心身体不舒服怎么办、担心最终结果太差。尽管焦虑有时会提高效率,但是更多的时候,人们心怀很多无谓的焦虑,这是有害无益的。
这些感觉有助于解释我们快速对世界形成认知,有利于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所有这一切的根本都是幸福的幻觉,我们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感觉,而一旦美好的感觉结束,伴随而来的可能是一种不安的感觉,一种更深的渴求。
我们由自然选择塑造,自然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基因传播的最大化。自然选择不仅不关心真相,也不关心我们的长期幸福。如果一种幻觉有利于我们祖先的基因传播,自然选择会毫不犹豫地迷惑我们,使我们分不清什么能够带来持久的幸福。
五蕴皆空
五蕴构成了人类和人类的体验,书中大致将“五蕴”这样分类:
(1)“色身”,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开示中称作“色蕴”;
(2)“感觉”,基础的感觉;
(3)“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
(4)“心所”,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
(5)“意识”,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
按照我的理解,这五蕴按照由外到内就是世界、肉身、感受、经历、我。这个划分不一定准确、完美,但是不妨碍我们继续理解书中的思想。
人们对“五蕴”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绝对掌控。体验“感觉”、“辨识”,占有思想的“你”,并没有真的控制这些东西。头脑醒没有某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首席执行官。如果“意识”没有控制权,那么哪部分有控制权呢?后续答案是哪一部分都没有。大脑是由许多不同的思想模块组成,不同思想之间有时合作,有时互相争夺控制权,获得胜利的是某个环境、特定条件下最强的思想。
我们以为自己是电影导演,但其实我们只是个旁观的观众或者是其中的演员而不自知。在心理学领域,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思维是“模块化”的(modular)。大脑是由很多专门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可以评估境况并做出反应,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并且模块之间的大多数互动是我们无法意识到的。
我们的大脑不停地被不同的模块占据,每一个模块又都带有不同的幻觉。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切?答案并不简单,与感觉保持距离以明确感觉和幻觉之间的关联,避免被感觉迷惑。感觉不仅会带来特定、短暂的幻觉,还可能引出完全不同的心态,并改变一段时间内的知觉和倾向,不管这种改变或好或坏。
佛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在这一点上交汇:在普通的人类生活中并没有掌控局势的唯一的自我,也没有意识的首席执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们轮番上场,掌控着局势。如果它们是通过感觉掌控局势的,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改变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可以改变局势。
前面提到的正念是很好的训练,用心体察自己的感觉,有助于我们更用心地体察每日的生活,也就意味着负面感觉对我们的控制会变弱。我们不会像之前那样,对绿灯亮了好几秒后才踩油门的司机们大发脾气,仿佛他们毫不顾忌被耽误时间的自己。
自律
理性确实在个人决定有影响,但是只有通过影响感觉这个终极激励因素,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休谟所说:“单纯的理性根本不可能成为任何意志行动的动机。” 当我们决定购买某种物品,最终驱使我们决定的,还是购买的感觉很好,或许是满足了商品功能宣传带来的需要、或者是享受到限时的折扣、又或许是避免了空手回家的可惜。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思考对行动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思考的起点和终点一直都是感觉。感觉告诉我们应该想什么,经过思考之后,感觉又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如果说大脑的思考过程类似算法模型的运行,那么感觉就犹如模型最初的信息输入。
感觉带来的成瘾过程,用模块式的大脑决策方式来分析:大脑中的多个模块在互相决策,而某个模块在决策后带来更好的感觉,那么这个模块将拥有更强的决策分量。表现出来就是当我们通过特定行为得到满足感,在尝试过几次之后,决策该行为的模块将会越来越强,人们也将越来越难以抵抗这个模块的决策。
如何打破这这个过程?书中介绍了RAIN法则:
Recognize 首先,辨识出感觉;
Accept 然后,接受这种感觉,而不是尝试驱散它;
Investigate,接着,审视这种感觉,以及感觉与身体的关系;
Nonidentification,最后,不认同,或者说是不执;
通过正念审视这种欲望,使其失去了力量,打破了感觉和奖励之间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欲望一次又一次地涌起,但都没有带来满足感,欲望就会终止。正念弱化了模块的决策权。
假想,大脑模块经常通过打脸、争吵、复仇等方式获取好的感觉,那么长期则会弱化宽容、思考等模块的决策权。这也是经常沉溺爽快网文、无脑短剧的危害。
总结
人类经常无法看清世界,这导致了他们痛苦,也给身边他人带来痛苦。
人类倾向于从实现目标获得持久的满足感,而不是当下存在的感觉。
“苦”(Dukkha)是生命的一部分,在平凡人生中不断重复。苦是欲望无法满足。
感觉就是感觉,只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意识”是“无我”的,需要放弃才能得到解脱。
正念感受当下,但求心安,此刻愉快则是此生之幸。
附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Why Buddhism Is True(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不相信永生的佛陀,但超脱的佛陀确实有可能。
众生皆苦,生而为人,忙忙碌碌,记忆泯灭,重来一世,依旧沉沦。
放弃感觉,舍弃自我,达到一种无我的状态,这就是我理解的超脱。假如某个人和佛陀一样,舍弃过去一切,忘记自我,那么对于我而言,他就是佛陀。或许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