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注孩子“心灵感冒”

关注孩子“心灵感冒”

作者: 娟然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3-10-09 17:54 被阅读0次

每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1992年发起,并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后开始实行。

创设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

2023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频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中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排除中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为17.2%,重度抑郁为7.4%。提升大众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认知已迫在眉睫。

儿童抑郁症表现

一、行为表现

和成年人抑郁症不同的是,孩子越小,症状越不典型。由于年龄小,他们说不出抑郁的心理体验。

主要以行为表现为主:

无缘无故的烦躁不安,哭泣、不听话、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品行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自伤、自残。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部分表达出内心的痛苦,也会出现自责、自罪感。有的孩子会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将问题严重放大,而无法面对他人,甚至出现厌世、自杀倾向或行为。

二、躯体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较小的孩子本来已经不尿床了,可一段时间又遗尿遗粪;有的小孩老说肚子疼、脑袋疼或是喘不过气来等;睡眠障碍、心悸、憋闷、厌食或贪食。

强迫症状: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写一个字要查半天,怕写错了;强迫性仪式化的动作,早晨起床磨磨蹭蹭,总也穿不上衣服,走两步退两步,怕踩着东西;强迫性不停地询问、强迫性数东西等。

注意儿童抑郁症识别

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认为是,孩子不听话、是逆反心理、坏毛病,容易被误诊为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必须是一种持久的、反复存在的问题。不会突然或短时出现,其程度要达到相当严重的反社会性、攻击性、对立性。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行为突然变得古怪,出现以上症状,排除孩子自述的其他躯体性疾病,就应该想到是不是孩子的精神方面出了问题,一定要带孩子去找专业心理工作者。

儿童抑郁症只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完全可以缓解和治愈。

多数抑郁症状会反复发作,且自然病程长,可达数月、数年甚至终身,会明显降低孩子和家人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孩子学习、健康发育,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

而且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性相当高。统计发现,抑郁症患者50%~70%曾经有过自杀未遂,15%最终会自杀死亡。

所以,家长乃至全社会必须重视儿童抑郁症的科学预防和及时诊断治疗。

防治抑郁的方法

1、学生可以这样做

呼吸放松法:

吸气,缓慢并深深地吸气,约4秒钟使空气充满胸部。呼吸应均匀、舒适而有节奏;抑制呼吸,把空气吸入后稍加停顿;呼气,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

思维转换法:

没有最糟糕的事情,只有最糟糕的看法,只要改变糟糕的看法,就能改变糟糕的应对方式,从而取得乐观的结果。在面对压力出现焦虑时,要学会时刻提醒自己,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化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自然会豁然开朗。

能量发泄法:

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不能适当地输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所以,在不良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和吐槽;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

音乐调节法:

医学表明:多听音乐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2、家长可以这样做

倾听孩子说话:

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常跟孩子聊天,把说话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不能因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长。当孩子说话时,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最温馨的。

宽容与约束都重要:

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关系。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鼓励夸奖有方法:

很多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如果父母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去努力做事。

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家庭教育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尽情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更好地学学习父母的优点,感受到稳定和安全的的家庭氛围,提高他们面对问题的信心。父母之间和谐的关系也对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未来的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孩子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文章

  • 关注孩子的心灵

    晚上的思维导图课还是吴老师上课,我协助看导图(如何优化导图以及点评优点和提升点)。 今天很欣喜有个男孩子内心变得细...

  •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小小的四叶草, 是你我之间的默契, 我愿做...

  • 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

    11月14日晚上19:00,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老师和青椒们分享了《关注心灵的成长》。 她亲切地和我们分享了许多心理...

  • 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前段时间,学堂有个孩子,总爱动手打人。熊校长听说后,叫我安排他做沙盘,并且一周必须做一次沙盘。...

  • 家庭教育分享

    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 成绩...

  • 父母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 成绩只...

  • 心灵的感冒

    害怕医院 害怕人来人往独我孑然一身 害怕血如玫瑰般的殷红 ...

  • 心灵小感冒

    在接手的个案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大多来访者已经影响到正常学习\工作了,比如辍学在家、失眠、 有过轻生念头、...

  • 心灵感冒

    越来越熟悉,于是他也开始越来越放松。 开心的时候,他也表现得没有那么明显。只安静的坐着看我闹,他浅浅的笑。有时候我...

  • 看见心灵“感冒”

    7号早上打开手机发现UC浏览器推荐了几条热点新闻,榜首是疫情情况,另外一条是重庆大学副教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注孩子“心灵感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wi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