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早!今天日更第三天,继续给大家带来阿德勒哲学课《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常常习惯在一件事发生之后就开始找各种原因,解释这一件事因果关系。却很少想这个解释的过程在这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于是我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分成了两种,一种叫“原因论”,这个好理解,就是凡事找个原因呗。
比如我刚刚发了一次火,为啥?因为对方不像话啊,因为我忍了他很久啊,因为我喝多了,因为我从小受过心理创伤总是管不住自己啊,等等。总之,凡事找个原因。因为我想用这种方式控制对方,因为我想找个替罪羊,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因为我在别的地方受了委屈,我想找个出气筒,等等。
弗洛伊德主张“原因论”,阿德勒则是“目的论”。
按照原因论来看世界很舒服,但是没有用;按照目的论来想事情很艰难,但是毕竟指向了自我改变。

当你翻来《被讨厌的勇气》可能面对自已会痛,也可能会释怀,不管怎么样希望以后看待事物的角度多用“目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