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期分身术的课程的确是制作精良,内容和架构相比01期更让人叹服。今天再次听永澄老大讲解关于信念的一些认知。
全程高能干货,不舍得遗漏任何重要的内容,所以基本上将老大的话都记录在这里了。以此督促自己反复去复听,反复去真正的内化到自己的骨子里,反复的去训练分身术。
写在前面:“分身术训练营”是由幸福进化进化俱乐部发起的元习惯提升类产品。活动具体内容请详见:http://blog.hiddenwangcc.com/productact
关于原谅,你做如何理解?
原 ,还原。还原到对方所处的身份 、状态、 背景 , 想办法站到对方所经历的一切,及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
谅,谅解。不仅仅是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放下 。想想看,谅解,究竟谅解的是谁? 其实是自己,你有没有这样一种状态:别人说一句话,啪的一下你就火了。
这就是拿不起放不下,这种状态是什么原因?是自我太重, 要把我放下去,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他人的经历、他为什么是这么个样子,去判断他人的决策为什么是这样的。 其实这就是情商,情商低 ,总没有办法谅解自己, 总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自己生气,可对方根本就不知道,还原对方的状态下去谅解自己。
改变从信念开始,这本身就是个重要的信念,信念不变,用原有的方式是不可能得到新的收获的。
通过观察自己的语言、情绪、信念、关注点 ,来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做到念起即觉,静观其变,口吐莲花,在刺激和回应之间 ,做出的选择更有利。【理论上来看,学完分身术之后,要做的事儿是:念头只要上来了立刻觉察自己的念头 ,然后静观其变,看一下它到底引发什么,然后口吐莲花。而在使用的时候,是倒过来用的,口吐莲花-静观其变-念起即觉。】
念头 信念 谋生 生出又消失,
看看自己在想什么,信念不对,什么都对不了
当你不想成长时,借口多了去了。
带来负面情绪常见的信念
观察信念来训练分身术
六大元规范三种可能的方案非常奇怪 其实就是因为底层的信念问题
3.【四个问题】
你有没有哪件事情是你自己特别想做的但是却没有做到的呢?
请用 【我没有做到.....】的句式表达;
将 【我没有做到.....】,改成 【我不要做到的..... 】句式;
如果说 【我不要做到.....】持续五年、 十年,你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的 ? 下面请描述你的感受。
如果将 【我不要.....】改成【 我能够.....】再问问你自己,想想看你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子, 请描述你人生的画面。
- 在回答这四个问题的过程中,什么都没变,变化的只是一个信念。
改变的事情其实就是一句话两句话。
一念之差, 谬之千里, 一念之差, 没有正确的信念, 很多事情就会阻碍自己朝向各个方向去发展。
比如深置于内心的信念:二本院校不行。
有一句话:计划不如变化快。有的人因此产生“ 所以我要做计划”的信念,有的人却是“所以没有必要做计划”的信念。
同样一个事情,当信念不同,所带来的结果完全不一样。
信念是对事物的看法,但不同的是,看法、观点,会变来变去 ;信念,是坚信事情【就是】这样子的。
【就是..... 】 它是简化思考。同时带着聚焦的力量,可以让你全力以赴。好在, 可以聚焦;坏, 就坏在会简化思考。
信念,当你会相信的时候,信念就会产生意志力, 意志力迁移到你的行为上,你的行为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基于信念,有一个关系,信念会给你带来意志力,信念越坚定, 意志力越强 ,自律能力越强, 自律能力强,自控能力就越强 。信念是积极主动这种行为的基础。如果你相信自己 :我可以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更多的选择权,那你就能做到,如果不相信,那你就做不到。
关于信仰,信仰和信念有什么差别?信仰更具备体系化, 是被包装过的,它有一个核心人物或核心观点。 他是系统性的信念的集合 ,被称之为信仰。
如果没有信仰,很多信念就模模糊糊的。
【老大的信仰:我相信成长,我坚信:只要我愿意不断的去投入持续的改进, 精进, 那我就会持续成长, 我遇到的问题都可以被解决。】信念,就是这里相关的信念。
一念之差 ,谬之千里 ,天壤之别, 一开始发个初心想做什么事儿,一念之差会变的各种各样的不同,再一念之差又会各种各样的不同.....
稍微一点点的差别,那会差多少出来?
你的使命是什么?飞机就是为在天上飞而生的。
【我们人类,每一个个体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人是为了使命而存在的。你活着就是要去追寻你的使命, 你来这个地球生而具有责任,如果没有使命,你会无比的混乱。】
我来地球上的使命就是为了.....
使命使然.....
有使命和没有使命会一样吗?有的人没有使命,在地面上奋斗一辈子, 却未曾起飞。
这就是我的信念,我觉得人就是要有使命,我在地球上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要实现我的使命。
你为了什么而存在?
【有点儿】差别,一切都不同了:
我【一定要】完成这任务。
我【有点儿】想要完成这个任务。
信念就差在这 【有点儿】 上,每个人都害怕遇到窃贼。
【在你内心深处, 永远住着一个贼 ,他时时刻刻惦记着你的梦想,惦记着你的使命 ,他的名字 就叫做“ 有点儿” 】
如果看见他, 一定要记得抓紧时间通知警察把他抓走,让他远离你远离你的家庭你的孩子,他是被通缉的谋杀犯 , 他杀死过的梦想比你自己的失败还要多的多,他像一个病毒一样在侵蚀你 、分裂你,渐渐地你做任何事情都带着“有点儿 ” 的影子。
【有点儿】 这就是信念的差别。
信念, 就差在这【有点儿】上。
地球上没有对和错的事情,它 只有适合和不适合。但信念有对错!
信念的来源:① TMBRT模型,行为确认。
有一个朋友吃饭只要有发票, 他就要去刮, 他一刮就会中奖, 所以他坚信 ,只要他刮发票就会中奖。而事实上他真的是这样。
② 观念迁移。
看书、听高手交流,大量的信念直接灌输到你这儿,父母教育方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 ,都会把一些观念迁移到你身上。
③ 想象 ,积极主动,应对任何刺激 的时候,可以积极主动的选择。
④ 前世、自身基因,遗传因素 ,遗传相关的信念。
趋利避害 写在灵魂深处,孩子怕蛇写在基因深处。
信念从哪里来,信念有对错之分, 错误的信念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所以要把错误的信念改正。如果从信念的源头追溯,就要考虑是谁告诉我的信念?是通过什么样的甜面包热汤模型, 形成这样的信念?这个信念我是怎么想象出来的?
通过信念的源头的判断,找出到底错在哪儿,信念带来情绪,情绪反映在语言上,如果信念错了,经常让你没办法使用分身术,没办法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你有没有坚信什么事儿,这个事儿给你带来各种各样负面的情绪?
如果你能觉察到, 请你把他说出来,说出来的时候,你就进入到后知后觉的状态,未来可以克服掉这个问题,试试看。
错误信念列表给出的时候,你可以更好的构建触发器,构建自己的信念体系,用正确的底层信念来支撑自己的行为。
三大类常见的错误信念。
执着和虚妄,对应着 执念 和妄念 。
执念, 把自己陷在死胡同,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哪里都走不动,只能把自己困在原地;妄念,错误的观念 。
执迷不悟 :执,狠狠的用力拿住;迷,没有方向;悟, 不管哪里点,只要点拨就能通畅。 执迷不悟,狠狠的把握着不放下,找不到方向,让自己不能够开悟, 说的就是信念。
限定性信念,或者错误性信念,心理学常见的三大类限定性信念,这些信念一旦发生在你身上,你就会产生情绪,并且在语言上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我倾向。
第一类,绝对化要求,人们常常用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 ,认为某一件事.....就应该发生.....,或者就不应该发生.....。
常表现在我希望怎么怎么样....., 我想要怎么怎么样.....
把希望和想要的期待转换成必须 、应该 、一定要 .....比如 “我必须要成功”,“你是我的老公,你必须要对我好”,等等,这种想法就是信念,这种信念出现的时候就会限制你。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如果把你的期待强加进去,去转变,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会因为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如果当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对这个人对这个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出现相悖的时候,他就会感觉特别难以适应和接受,非常容易困在情绪之中。
应该的暴君。
你经常会说,你应该怎么怎么样.....,这个事儿你就应该怎么怎么样 .....。 [就..... + 应该..... ],简化思考+绝对化的要求。
如果应该的暴君一旦出现,他会特别强迫结果发生,你特别强迫这个结果一定要按照我的想法去发生。
试着想想看,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会去说应该,并且说完了还会特别生气?请大家说说看。
当你未来见到“应该”这两个字的时候,你就可以使用分身术了
第二类以偏概全,过分概括化。
过分,说明你太绝对 ;概括在思维训练中他是往上走的,越往上拉升,他这个打击面就越广。
概括化 “总是.....” "我是个..... 什么什么样的人" , 对身份进行定义了.....
单独对某一件事, 你要对人进行定义, 你觉得这样好么?
过分概括化,会特别特别的麻烦。因为一件事, 一时或者一事儿对人进行评价,一定要谨慎对这个人评价,对身份进行评价。“ 你这个人特别笨”,明明一件事没有做好,就说这个人不好 ,这就是以偏概全。以偏概全经常出现的就是对身份进行评价。
不要对身份进行评价,你看得到别人的身份吗,你看得到他这个身份所处的环境吗,你觉得自己的评价就是很对很对吗?你觉得真的自己水平就是特别高吗? 你没有办法还原到对方所处的环境下,你怎么去评价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如老老实实闭上嘴。
谨慎评价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重要的是防止小我产生以偏概全的信念。越是能量不足的时候,越会以偏概全的评价。
第三类就是糟糕至极。
有的人会有这种想法:一步错, 步步错 。这就是典型的错误的信念。一步错赶紧调整不就行了吗,非要说步步错。
“当这个事儿发生的时候,多么可怕多么糟糕”。“我没有考上大学一切就完了”。
对任何一件事来说他都有比这个更坏的事儿在发生,或者也能有比这更好的事儿在发生。
如果有糟糕至极的想法,他就会持续陷入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 ,然后就一蹶不振 ,然后永远都糟糕至极,其实这是一种赌徒心态。赌徒心态, 他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背后有自卑的原因。赌徒想的是:我能不能一次性的、 正确的、 完美的、瞬间的把一个问题解决。 all in , 所有的全部都上, 一击制胜 ,这就是赌徒他的期待。
但其实成长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成长是慢慢来持续做的过程,成长是精进的过程,永远没有完美 ,我可以犯错,因为我下一次会变的更好,这才是成长。糟糕至极是典型的不成长的状态。
还有常见的错误的信念:无助、无能、无价值。
【无能】
有的伙伴看到别人的作业写的很好,自己会忽然产生很奇怪的情绪:“看,我写的不如别人好。”
你给我闭嘴,写的好不好要口吐莲花 ,不要随便张嘴说,不如别人好。
不如别人好,怎么了?哪里错了?哪有问题了?不如别人好,没问题呀,你在一群人当中,你比所有人都好,你往哪去发展呀, 往哪去成长,正是因为你不如别人好,别人的东西才会变成你的资源,你才能更好的学习呀。
【无助】
我水平低, 我资源少,我刚刚入职。
这都是推卸责任,这是典型的无助的信念。
【无价值】
无价值更可怕, 他不敢于突破自己的天花板 , 他总是生活在舒适区 。做什么事都认为自己“ 觉得那样太累”。太累了什么?就认为自己现在这个价值就可以了。--这其实这是无价值的状态。如果不能突破自我,总是在原地踏步 。很多人说:为什么我不成长?不成长的本质是因为你的信念错了,你认为自己不值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状态、更好的环境 ,你认为这样的状态就好了,所以这是错的。
老大有一个体验,总被评价答疑特别准,特别厉害,很精准,精准的原因是, 经常分析他人的信念状态,你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你相信的,好,......;你不相信的,好,.......。
先去找到你哪个信念错了,哪个信念出错了,出问题了,给你做一下调整。
正确的信念有很多,BTAFE。PDRFS。
BTAFE,这个信念的作用,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个人成长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方法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必须具备正确的信念,如果没有这个信念,你很容易出麻烦出漏子,这五条信念是解决问题的必备信念,你把这五条信念完完全全相信以后,你会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难得住你。
BTAFE,你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的自己,如果相信这一点你不会对任何人生气,你的爱人、父母、 同事、 上下级 ,如果你对他们有情绪,那是你的信念错了。他已经做到了当下最好的自己,如果你期待他可以做的更好,那么你只需要给他提供资源就行了,他会做的更好。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整合到工具表中了,大家每天都在训练,通过工具不断的使用在构建这个信念。
你的资源是充沛无限的。
我要成为什么,目标导向,以终为始 。使命是什么,我要做那些事儿可以成为他呢,然后我就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他坚信一点, 我的资源是丰富充沛的,但是一定要有个前提,这个前提是:我要对外说,我要向别人告知,我需要这个资源,如果你的资源是充沛的,但是你不张嘴说,那也没有用,资源不会朝你这儿来。
你没有什么,这种想法是穷人思维, 我有什么,我就去做什么,然后我就能成为什么。
做事要灵活,方法不同, 结果不同, 很多人期望在不改变方法的前提下得到不同的结果,那不可能。灵活出现在自我管理中。做事要灵活。
有效果要比有道理重要。你跟别人去争论你是对的?什么事儿先不要谈对不对,要去看是不是有价值。有效果才是有用的。有效果背后一定对应着正确,有效果再去找他背后的正确,正确再去找到他背后的道理。
你遇到问题就崩溃、 就苦恼、就怨天尤人,想想看我们的信念坚持十年, 那我们的差别会有多少。
我的资源是丰富充沛的,在遇到事情时能找到至少三种以上的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让自己做到最好。
双赢思维,我用什么样的方式让我自己受益,也会让我的同事受益呢?
PDRFS,这个模型是处理情绪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