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臣何曾有气节?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乐时期仕途如何?

文臣何曾有气节?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乐时期仕途如何?

作者: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 | 来源:发表于2021-01-14 16:50 被阅读0次

    作者:史遇春

    猜想,所谓的“靖难之变”,肯定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朱元璋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一切会来得这么快!

    从朱允炆到朱棣,虽说江山社稷是从一个朱姓手里转到了另外一个朱姓手里,虽说是朱家内部的斗争,但是,无论其间有多少理由,就正统的儒家观念来看,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叛乱、就是赤裸裸的夺权,无论朱棣如何包装、如何辩说,他都可被归入乱臣贼子一流。

    这么说,并不是对朱棣有成见和偏见。

    这么说,只是从正统儒家观念得出的机械结论。

    这种机械的结论,有人大概会觉得可笑,有人可能会进行耻笑,还有人甚至可能会破口大骂。

    但是,须知,这机械结论的背后,却自有他的道理在。

    试问,这种机械结论背后的儒家是怎么回事?

    试问,儒家为什么一直要维护正统,一定要强调礼制呢?

    因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在如此这般的环境氛围之下,维护正统、强调礼制才能够维护秩序。

    那么,为什么要维护秩序?

    维护秩序,从初心上讲,绝对不是为了刘姓、朱姓或者其他什么姓一家的江山;维护秩序的本质,就是为了苍生黎元的安稳与生存。

    我想,儒家最早的出发点与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苍生黎元;而绝对不是一家一姓、也肯定不是政权朝廷。

    关于建文永乐之变,或许,有人会说:

    从朱允炆到朱棣,就是朱家江山朱家坐,爱怎么斗就怎么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静心细思:

    真的就没有什么大不了吗?

    暂不考虑“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一结论,仅就当日的历史实际看,从朱允炆到朱棣,确实是朱家江山朱家坐。

    可是,在所谓的“靖难之变”中,试问:

    受害的、死去的朱家人,有多少呢?

    再对比一下,在所谓的“靖难之变”中,试想,:

    四年之间,靡费的社会财富有多少呢?这些财富,可全都是民众血汗造就的啊!

    四年之间,社会的不安稳、罹战乱,又造成了多少家庭的骨肉离散呢?

    四年之间,直接战死的兵卒有多少呢?

    四年之间,间接受害、受伤、死亡的民众又有多少呢?

    ……

    这一切,才是问题最重要的症结。

    这才是对问题本质的回归。

    回归到苍生黎元之后,再去看维护正统、强调礼制的重要,多少或许会有一些眉目。

    当然,必须清楚:

    因为历史的局限性、社会发展的局限性,使得儒家在维护正统、强调礼制之时,一直都必须借助专制的政权;这期间,难免不被专制政权所利用;须知,这也是不能摆脱、无法避免、难以解决的现实存在。

    从苍生黎元出发,再去看江山易主之际臣子们的表现,再去看他们维护正统、强调礼制的行为,再去看他们对其价值信仰的坚持与否,并由此对他们做出或重或轻、或褒扬或批判的评定,就会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既然如此,那么,在说到所谓的“靖难之变”时,那些建文旧臣对朱棣的态度和行为,大家就不得不有所论断。

    按照君君臣臣的观念,朱允炆的臣子们,受的是建文帝的职,食的是建文帝的禄,他们就应该忠建文帝的事。

    但是,在所谓的“靖难之役”后,一些建文朝的文臣,既没有在当时死节、也没有在当时受到牵连打击而被朱棣关押处斩,而是立即被朱棣任用。

    这么说,并不是要苛责这些文臣,并不是要翻这些文臣的旧账。而仅仅是从当时的社会伦理观念出发,来观察此事。

    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论:

    建文、永乐变革之际,无论怎么说,一些文臣都没有表现出读书人应有的风骨与气节、都没有表现出读书人对信仰价值的坚持。

    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史料来佐证。

    (本篇结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臣何曾有气节?迎附朱棣的建文文臣在永乐时期仕途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bv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