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61.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敬鬼神而远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061.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敬鬼神而远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作者: 岳洋芊里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05:30 被阅读0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又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这是学习的三种境界:

知之者:不得已而学习的人,他们不会有什么深入探索的欲求更谈不上兴趣爱好可言,知道、会罢了。

好之者:有追求且爱学习的人,他们会主动追求进步,是希望达成一个目标且还未达到的。

乐之者:学出了境界的人,即便是目标已经达到了,但是依旧乐此不疲,不让他学习(做事)他会难受。

乐之者是找到了“心流”的感觉,此时,乐之者的心境,已经不是为了任何目标了,而是源自于这件事带来的美感和快乐,这就是“喜爱”的力量。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够享受学习这件事情了,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那么对于工作也是,有一天我们能够找到可以使我们沉迷其中,赚钱只是顺便的事情的时候,那么人生真的是幸福至极了。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孔子说:唯上智于下愚不移。

孔子认为,这个社会上有2种人很难改变他。一种是上智,比如:释迦牟尼、老子,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真理;一种是下愚,这样的人固步自封,不相信别人的建议,更会找很多的理由或借口拒绝改变。

所以孔子对学生们说了这样的建议。因为和“中人以下语上”,他们不但听不懂,你还会给自己惹麻烦。

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全面得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只会断章取义反驳你、嘲笑你、否定你。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固执。

这让我想到了“不要与傻子吵架,因为会让别人分不清谁是傻子”。而且,如果我们遇到了讨论或者纷争,也不要随便发言参与,因为即便你是对的,很可能也会拉出仇恨。

谨言、慎行永远是对的。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问智,孔子说:“做事顺应民心,尊重鬼神却敬而远之,这就算明智了。” 又问什么是仁,孔子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就算仁了。”

谈到“智慧”,如果往高深处讲,是能够讲到般若层面的。所以对于樊迟来讲有些不切实际,所以,孔子就说了樊迟能够理解也能够切实做到的方面。

让老百姓“敬鬼神”,其实就是引导老百姓相信鬼神,因为抬头三尺有神明,老百姓有信仰就会有底线。如果老百姓什么都不信的话,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做,这样就会有很大的风险。“远之”而不是“亲之”,就是要做到不迷信。

荀子说“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例如占卜,其实只是为了安抚民心,实际上采取怎样的措施,早已定夺。事在人为,而不是天定。

听到很多佛学,都知道宗教在古代都是一种政治手段。现在其实很少有人迷信了,而更多得是当作一种哲学去学习,修行修的也是自己的心以及学习生活的智慧。可是我身边也有迷信的人,的确很可笑,不付出努力,认为念经便可获得佛祖的庇护……劝说还会被责怪心不诚,着实很无奈。

再说“仁”,“先难而后获”,一种解释为:先耕耘再收获,重视耕耘,不要太在意收获,这个就是“仁”;另一种解释为:先义而后利,作事的时候先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而不是先在意我的获利是什么,先想付出,再想回报,这个就是“仁”。

而这两点,只是孔子对于樊迟该去做到的“智”和“仁”。所以,并不是最高境界的“仁”与“智”的解答。

但这一句话对于我来说,启发最大的就是“敬鬼神而远之”。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当我们用智慧获得的快乐,就会像水一样灵动。当我们用仁厚获得的快乐,就会像山一样稳重。

智慧的人喜欢变化、喜欢行动,喜欢做事;仁厚的人喜欢守成,喜欢安静。

“智”和“仁”都是我们要去追求的,而且“智仁”是一体的,孔子说“三达德”,三件事再儒家是最好的智慧——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孔子对于人格的一个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是有“智者”和“仁者”的成分的,并且“智者”和“仁者”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我们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体内“仁者”和“智者”的成分,让“山”、“水”相互呼应,最后成为一副美妙的山水画。这就是作为一个智者和仁者的乐趣。

相关文章

  • 061.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敬鬼神而远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又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这...

  • 146、一把手的道之对话精英(《论语》雍也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第23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这一节...

  • 每日一则学论语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 34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

  • 34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

  • 2019-03-0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

  • 为什么“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为什么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读圣贤之道,...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先说知者,也就是智者。 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须臾之间·大水必观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华杉讲 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 水是动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1.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敬鬼神而远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bw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