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经说了时间官和哼哈官了,三官中最后一个角色是“语法官”。为什么留到最后讲呢?因为我对这个角色既爱又恨,爱是因为这个可以记录很多优美语句,也就是那些金句,恨是因为我常常把握不住,不得所以,以至于不去做。
说起语法官,正常来说是给出有效的每日一词,记录全场的好词好句、语音语调和语法的错误,在会议结束前给出语法官报告。
记起来,我第一次去做语法官是在杭幽,杭幽是叫幽默官。那时候已经加入萧一中,踏进了头马,还没有去做过语法官。这又是得询问人,认识的剑心和珍珍都是我要请教的对象。他们给了我很多建议,按照自我理解,也就是记录好好词好句和找一个每日一词了。有语法官手册,语法官职责是跟着读就可以。
会议开始是提前准备每日一词,想着那个会议的主题,怎么才能用上,而这个每日一词要怎么用。在手册上看到语法官职责介绍,就上台读一遍。最初去做,对自己也没有什么要求,能够念完下来已经是可以了,剩下那就得去注意那份好词好句和说了每日一词的次数。按照最初的热情,我可以把会议讲的内容大部分抄下来,那就抄好词好句,记录每日一词的次数就好。当时好词好句抄了很多,觉得大家是真棒,既然有那么多知识积累。语法官报告时是一大问题,那脱不了稿,是需要拿着册子上去,册子是写得无比混乱,以至于分不出所以然。先说了一下每日一词的数量,而后是说那些好词好句,写太多了根本就念不玩。回想回去,还有语音语调,语法错误等根本就没有去注意到。更没有自我的那份观点,那就显得有些有些苍白,少了份感染力。听总评报告时才知道有那么多没有去做。
第一次做语法官就那样失败了,常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接着注意语法官职责的时候就多了,虽然会议上没有看出什么区别,但是内心却多了些心思,会不自觉的注意会议上有没有让人惊艳的句子,有没有让人听了别扭的词语,每日一词是否有效,越是注意就越是兴奋。不小心就爱上了做语法官。有时候是周四去AACTP做语法官,周五去杭幽做幽默官(语法官),周六去清晖做语法官。连续去三天,到下周一又去了萧一中多当一回语法官。
做多总会有所成长,只是没有注意到而已。有次在萧一中做语法官,做得也不算出色,但是有自己的总结和想法。最终获得了第一次最佳三官。不管有没有水份,从此觉得语法官是最适合自己的一个三官角色了,也可以说就此爱上了语法官。
从爱到恨其实也很简单。记得有次去某俱乐部,我去做语法官,而哼哈官是临时上台的。听了总评的一句话“我知道哼哈官是临时上台的,没想到语法官也是”。听完内心就有些不好受,心想是那么差吗?那次发现效果真的太糟糕了,我汇报的时候也忘记了些内容。最终总评报告里直接忽略了哼哈官和语法官。
内心一旦有想法,那不是去拼就是逃。我先是尝试去做了,仍旧做语法官。某次会议总评问了个很重要的问题“你常常做语法官,有什么进步呢?”我想了一下,确实没有什么进步,从此不再执着于去做三官了,做了新的尝试,那变成做个评。发现新的道路,从此再也没有报名过语法官,甚至三官也没有去做了,除非实在没有人去做。逃,也就逃的彻底。
如今回想回去,又觉得之前的爱还是存在的,从去年到今年,很久没有做语法官了,有些想念,想念笔写下一句句优美语句的,听会议听出金句的惊叹。而恨当然也有,一直把握不住那份,对语音语调不敏感,对句式不敏感,而且语法官汇报时还是很多瑕疵,毕竟哼哈词太多了。
不知道如今做语法官会是什么样子,我已经好久没有去关注那份好词好句了,每次写稿还特意把优美语句忽略掉,修饰得多好,背不下来,也是白写。那还不如写得通俗易懂的呢。其实好词好句可以加分很多,毕竟听着就舒服。
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做语法官了,想起是又爱又恨,爱那一句句金句,那是多么的优美,恨是恨自我把握不住,羞于面对。当然,还是得保持那份热情,再回归时,想必会比以往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