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几乎每一位做了妈妈的人都觉得自己是真正的爱孩子,可是却有太多的妈妈得不到孩子的正向反馈。给他吃饱,给他穿暖,辅导他作业,给他报各种辅导班……只为了孩子能够变得更好,未来能够更幸福,为了孩子,妈妈们付出了很多,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目标与过程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形。
在我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在小区跟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玩,作为一个外地人,这还真是一个结识别人的好机会,因为一起遛娃,认识了不少妈妈,好像基本在这个地方认识的人都是通过遛娃认识的。
那么多的孩子和孩子妈里,每一个妈妈都很爱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活泼可爱,可是渐渐地我就发现了有一些不同,每个妈妈或者说每个家庭养育孩子的方式的不同。
绝大多数妈妈基本都是对孩子有不少限制,有不少充满爱的唠叨,有不少过度关注,甚至不少的过度干涉,而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大概也就两三岁。
慢慢地我发现其中的一位看似很平凡的妈妈的养育方式吸引了我的注意,她就是壮壮妈。
我发现壮壮妈妈是我由衷敬佩的一位妈妈,我当时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是莫名对她养育孩子的方式有好感,经常有意无意地去接近她,想学到她与孩子相处的方式,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我远远达不到那样的觉悟,所以无论如何我也是学不来的。
壮壮妈是东北人,嫁到这个陌生的小县城,老公也是常年不在身边,她性格开朗,为人坦率,不拘小节(也许这是她育儿观最重要的本质原因吧)。跟她一起带孩子的时候,她已经怀着身孕有二胎了,却还是自己一个人带着一个怀着一个。
我究竟为什么那么赞赏她带孩子的方式呢,回想一下,她对孩子从不像别的妈妈对孩子一样面面俱到什么都要管,她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那个时候的我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当时在一起玩的孩子们才一岁多,我和其他妈妈一样都是第一次做妈妈,处处格外小心,真怕他们摔倒或受伤,孩子跑到哪里我们跟着跑到哪里,而且时不时就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和干净之类的,如果真不小心摔倒了,即使没受伤也把妈妈给心疼得不行,一众妈妈也是跟着唏嘘不已。
只有壮壮妈妈,几乎从来不会刻意去提醒孩子注意啊小心之类的,只是微笑地看着她的孩子爬上爬下、跑来跑去,在草地或泥坑里把干净的衣服弄得一身脏,她也从不说一句让孩子注意卫生之类的话。最重要的是,壮壮成长得特别好,性格开朗、大方、勇敢坚强、有领导力、富有挑战精神……经常是壮壮带着一帮孩子一起玩,尽管那个时候他在一群孩子里也算小的。
我依然记得有一次,是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我的孩子和壮壮一起在外面玩,后来壮壮喊我家娃去另一个地方玩,但我家娃不想去,然后壮壮就一直在那里跟他讲多好玩,想要说服他一起去,然后我家这个应该是被说烦了,冷不丁,直接朝着壮壮的耳朵咬了一口,吓得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壮壮的耳朵都流血了,然后壮壮妈妈也看到了,我看着孩子耳朵上的血感觉好慌乱,可是壮壮妈妈还是那样微笑着,一点都没有紧张,而是说,我们现在去给他在诊所上点药吧,慌乱无神的我立即答应,我们一起乘车去给壮壮耳朵上了药。整个过程中,好像我是壮壮的妈妈,而壮壮的妈妈是旁观者一样,她的冷静、理智让我再一次对她刮目相看,她对她孩子的爱不比任何一个妈妈对自己孩子的爱少,却能够坦然处理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细小的问题。
我看着她的孩子在泥堆里打滚,在河边捞鱼,在超过妈妈的视野里玩耍,我看到了一个脏兮兮的孩子和一个相对有点危险的场面,当我发现自己带着惊讶小心的表情去看壮壮妈妈时,发现她依然是那么淡定的一副神情,依然微笑着充满爱意地看着孩子却不去干涉他,与我的神情形成了对比,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向往那样的教养方式,因为我同时也看到了孩子妈妈的淡定、豁达、坚强、乐观和她的孩子的种种优良品质,这些优良品质,不正是每一个不断指点着自己孩子的妈妈希望自己孩子所具有的品质吗,不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放养式的养育如果真的做起来其实并不轻松,因为需要做妈妈的人内心无比强大,需要做妈妈的人首先做一个高品质的人。
也许,真正的原生母爱并不需要什么方法,只要去践行自己所感知到的,带着爱意跟着本心走,就是真正的爱,所谓知行合一。
也许,妈妈们需要做的只是按自己的初心,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催促,用爱的眼光而不是挑剔的眼光注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无论何时,不管何地,都对孩子充满爱意,不要对他的行为大惊小怪,甚至选择唠叨批评以及简单粗暴制止,还觉得自己是“为了他好”,真正的为了他好是放下自己心中的执念,不断去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自己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孩子也会跟着变成你期待的样子!
我在努力,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