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11写作Ⅰ有礼群
问渠那得清如许,解决问题套路深

问渠那得清如许,解决问题套路深

作者: 轻轻的菲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15:27 被阅读9次

生活中99%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思考被解决。思考,而不是困扰,行动,而不是焦虑,是幸福生活的一大法宝~~~

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并不知道自己遇到了问题,只是片面感受到焦躁、压力大、恐惧等情绪,其实,情绪就是问题最好的识别器。当面面临情绪的困扰时,通过压制自己的情绪,并不能彻底解决根源问题,通过解决情绪背后的问题,才能根治情绪所带来的困扰。

如何通过情绪找到自己的问题?

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思考情绪背后传达的信息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

当我们清楚的知道此时此刻自己面临的问题时,就已经是解决问题好的开端了!不逃避问题,而是直面和解决问题,不仅能让我们摆脱烦恼、提高效率、节省资源,更能让自己避免偏见,一次次增加经验值打怪升级。


如何解决问题呢?一切皆有套路可循~~~奉上套路法宝一枚~~~

澄清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提出解决方案

一、澄清问题

你需要澄清现状与期望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例如你现在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期望有一个梨,你为此苦恼,这就是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苹果变成梨的差距)。

还要注意,需要消除关于期望的偏差。也就是,你真的希望自己得到这个梨吗?你拥有这个梨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想自己吃,ok没问题。如果是想用梨来进一步和他人换草莓,那么一定要判断清楚,是否只有使用梨才能换取草莓?或者说,你以为对方想要的是梨,他真的想要梨还是葡萄,你确定吗?

TIPS:澄清期望的部分,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澄清理解偏差,也就是你和对方因为目的、动机、相关方、背景、时间、资源等等因素的理解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相应的理解误差。

二是隐藏偏差,对方可能因为一些原因,隐藏了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你又忽略了对方的利益出发点,只是探究到了对方的表层需求。也就是刚才例子中提到的,对方到底是想要梨(表层需求)还是想要葡萄(真正需求)?

澄清完问题之后,会出现有很多种问题交织的情况,此时需要有辨别真正需要解决的那个关键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以参考问题的四种分类(小插曲、困难游戏、无底洞、高价值陷阱)在此不再赘述哦~

澄清问题这一步的规范可参考步骤如下:

1. 澄清需求--我是否该问清楚事情的背景、目的、关键利益方、可用资源及要求?

2. 挖掘诉求--对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真正的诉求是什么?这个诉求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我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3. 澄清差距--真正的现状和期望分别是什么?其中的差距是什么?

4. 确定重要--这个问题是否必须被解决?是否有其他更加重要的问题需要我去花时间?

5. 确定可行--这个问题是否现在可以被解决?解决问题大概需要多久?时间是否可以被接受?

二、分析问题

所有的问题,基本都能被分成两类。

--过去遇到过的,成功解决过的问题

--没有处理过的新问题

面对成功解决过的问题,实际操作中一般都会倾向使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进行框架和体系化的分析(因为已经有过成熟的经验)

面对没有处理过的新问题,一般会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来分析,即头脑风暴所有可能的线索,对原因/要素进行归类分组,最终形成分析框架。

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掉进各种大坑汇总,例如问题分析不够深入,问题分析过于深入,脱离问题本身,不能及时调整问题等。这些都需要经验的打磨。

如何分析问题?可粗略分为商业类问题和个人类问题,每个典型的问题都有对应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啦。

三、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找到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及关键因素呢?

1. 控制变量,关注差异。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看看是否有明显的差异。

2. 访谈当事人。稻盛和夫曾经说,真相就在现场。访谈当事人是最好的还原现实的方法之一。

3.问卷调查。不做过多解释啦。

4. 求助专家。那些已经经历过这个问题并且成功解决了问题的人,往往会有真知灼见。

四、确定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找到真正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想要真正杜绝问题的发生,在这一步一定是一个闭环。

1. 初步框定解决方案。

2. 筛选解决方案。根据每种方案的重要性不同,给每个因素设置权重匹配度打分,从而选出最佳方案。(实际上,这个方法也适用于筛选旗鼓相当的两位面试候选人。)

3. 制定行动方案。

明确职责,谁/哪个部门应该对方案负责。

界定时限,什么时候开始执行,什么问题需要被解决。

预估成本,要多少资源?预计成本是多少?

成果反馈,由谁监督,怎样才算问题得到解决。

4. 获取资源并执行计划。

5. 监督方案过程并复盘完成闭环。


至此,解决问题的全流程的关键步骤就完成啦。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经验丰富、业务理解、掌握模型和个人悟性等相关因素的积累和影响,完整的解决一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抛开解决问题的模型实操意义,它也告诉我们,办法总比苦难多~要相信麻烦总是会被解决的~~~~

下次分别讲讲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运用解决问题套路解决实例的情况~~~~

相关文章

  • 问渠那得清如许,解决问题套路深

    生活中99%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思考被解决。思考,而不是困扰,行动,而不是焦虑,是幸福生活的一大法宝~~~ 很多情况下...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无言之美 他说无言,我想换个词:留白。 文学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音乐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我们6位班训营一组的战友, 在学姐田娇和学长苏磊, 和纽带组胡一凡的帮助下, 共同度过10天的班训营时光, 初步知...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人生如梦。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寻梦的过程。梦的沿途,有鲜花夹道,也有荆棘丛生;有欢歌笑语,也有长吁短叹;有迷雾重...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在做读书会的过成中,使我变得更加喜欢写作了,每天哪怕没有看书也会看新浪微博,公众号文章,看大家分享到群里的文章,也...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早上在地铁看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到第三封信时,老先生又引了朱子的同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一弯渠水潺潺流淌着,洁净清澈,周边的景物倒映在水中。渠水不舍昼夜地流动着,时间一刻不停地消逝着,阿里以及向他一样的...

  • 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听杨换青老师报告有感 收听杨换青老师的报告有些时日了,杨老师骄人...

  • 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会出现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在阅读增加的基础上也在...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原创|秋日朗月 读研的日子里,曾经为了写论文,到处查找资料文献,日渐感受到文章观点的形成,还是需要追根溯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渠那得清如许,解决问题套路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da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