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作者: 绢书乱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11:16 被阅读8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会出现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在阅读增加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更新。

        就文学阅读来说,一是阅读内容,即“读什么”:二是阅读方法,即“怎样读”:三是阅读动机,即“为什么读”。“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什么读”是“读什么”和“怎样读”的前提和基础。“读什么”和“怎样读”文制约着“为什么读”。没有纯正的文学阅读动机就没有良好的阅读方式,没有良好的文学阅读方式就难以达到阅读目的,长此以往就会抻制或异化阅读动机,终究难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一、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其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阅读动机。指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掌握知识去材料。第二类是外部驱动阅读动机。指由于其他原因去阅读,如为得到好的分数、父母和教师的称赞、金钱的报偿两种动机性质不同,阅读效果也不同。 从文学接受心理来看,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 是一种审美创造性阅读,是获取美感体验的本原性阅读,是一种“精神动机性阅读”。这种指向人精神内需的阅读行为正好是马斯洛提出的人的最高层次需要一发展需要。这种满足人精神内需的阅读动机是纯正的,是长久的,是发展的。影响文学作品阅读动机有多方面因素,包括阅读成就归因以及阅读目标定向等。其中最直接相关的当属于发展目标定向,即专注于未来发展的目标定向。

      我觉得是内在因素大于外在因素,阅读大概就是可以放飞想象力。任由文字在眼前闪过,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可以在字里行间,去揣摩人生百态。

二、阅读内容

      阅读内容的不同,带给我们直观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文学作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体裁的区别,也就应该有属于不同类作品的阅读方式、阅读姿态。文学阅读应该区别为不同类体裁的阅读,即诗歌有区别小说、戏剧、散文不一样的阅读姿态,小说、诗歌、散文也是如此,作品都有这一类区别于其他类文学体裁的阅读姿态。我们在诗歌阅读中可以搭配朗诵,我们在戏剧阅读中可以分角色表演,在小说阅读中,可以放飞自我,想象未完待续的故事。

三、阅读方法

      时代的变化,阅读方法也出现了变化,不再是传统纸质版,更多的人选择碎片式的电子阅读。两者比较,优劣也是非常明显,如今我们所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点滴之中,都是信息的高速传递。阅读载体的不尽相同,带来的阅读方法也截然不同。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囫囵吞枣的高速浏览,可以细嚼慢咽的慢慢体味,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毕竟这是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情。

      高品质阅读载体也在发生变化,电子阅读更加方便快捷,网略文化综艺的出现,《朗读者》《见字如面》更是为我们提供方式,大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拍成更为直观的影视作品《平凡世界》《白鹿原》。“喜马拉雅”APP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听书的环境,我们可以在跑步时听着自己喜欢的书目,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我们会因为一句诗而去背整首诗,会因为一个精彩片段去挖掘整个故事,如今多样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抛砖引玉的开始。

      如何突破自己的阅读局限,一个是时间上,一个是空间上。时间上每天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可以是睡前,可以是饭后,不需要太长,每天在规定的时间里实现有效的阅读。空间上是阅读的地方,有些人喜欢安静的环境,有些人在吵闹的环境下也能沉浸其中,无论那种环境,我们可以选择自己阅读的方式,可以放声朗读,可以默读。我们很容易开始,到最后都会不了了之,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了解一个故事的起因,却不知道过程、高潮乃至结局。

      我记得在读《百年孤独》的时候,这本书在大学入学的时候就在必读书目里,可是到了快毕业时才读完。在开始读这本书时,朋友都说,这个书很难看懂,人名重复很多,不容易读。所以我专门找了一个没有闲事不被打扰的一天,显示出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然后逼着自己去读,中途也是想过放弃,但是不甘心总是如影随形。慢慢的画着人物关系图,一步一步,一代一代,去慢慢探索这个家族,六代人如何在一百年里由开始到鼎盛到衰亡。读完后的愉悦感很强,因为人物名称不断重复使得整个故事有些难懂,但是静下心来,发现整个解密的过程是如此的惊喜。

    最后,推荐《百年孤独》给你们。

相关文章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无言之美 他说无言,我想换个词:留白。 文学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音乐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我们6位班训营一组的战友, 在学姐田娇和学长苏磊, 和纽带组胡一凡的帮助下, 共同度过10天的班训营时光, 初步知...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人生如梦。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寻梦的过程。梦的沿途,有鲜花夹道,也有荆棘丛生;有欢歌笑语,也有长吁短叹;有迷雾重...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在做读书会的过成中,使我变得更加喜欢写作了,每天哪怕没有看书也会看新浪微博,公众号文章,看大家分享到群里的文章,也...

  • 问渠那得清如许

    早上在地铁看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到第三封信时,老先生又引了朱子的同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一弯渠水潺潺流淌着,洁净清澈,周边的景物倒映在水中。渠水不舍昼夜地流动着,时间一刻不停地消逝着,阿里以及向他一样的...

  • 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听杨换青老师报告有感 收听杨换青老师的报告有些时日了,杨老师骄人...

  • 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会出现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在阅读增加的基础上也在...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原创|秋日朗月 读研的日子里,曾经为了写论文,到处查找资料文献,日渐感受到文章观点的形成,还是需要追根溯源...

  • 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问的是本心,而无愧于心的人挥挥衣袖,都带着春风。 人最大的劳累不是操碎了的心,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渠那得清如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hr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