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随想
文 | 再读《红楼梦》

文 | 再读《红楼梦》

作者: 水欣木荣 | 来源:发表于2021-05-13 09:51 被阅读0次

最近,我在读《红楼梦》,一天看两三章的节奏。

小儿子总是喜欢问我:爸爸,这是什么书?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通常我会摸着他的小脑袋瓜,然后不厌其烦地告诉他是《红楼梦》。我刚说完书名,他就会心满意足地跑开,几乎每次如此。

大儿子则经常会问我另一个问题:爸爸,快看完了没有?通常,我会笑着告诉他看到了多少章。怎么看得这么慢呀,他总是一脸不解,因为他知道我看书的速度快。我说这本书需要慢慢看。他还是不明白,我继续给他解释:看书不是为了把书看完,写作业不是为了把作业写完。每次说到这里,大儿子就会从面前溜走。我笑着摇摇头,继续看下去。

说实话,前八十回,我读得不算慢。过了八十回,我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仅从个人感觉来说,八十回后的文字,我觉得明显变得干涩,读起来总觉得不如之前的文字顺滑而引人入胜,其中所述之事的意趣骤减。虽说自己不能像广大红迷们引经据典来证明高鹗文字有续貂之嫌,但我深以此为憾。要是曹公来写后四十回,又会是怎样的景象?

遗憾归遗憾,这本书还得继续看下去。记得初次读红楼的时候,我正上高三。那时学业繁忙,每天晚自习️️上偷偷看几页,会让我忘记一天的烦恼。结果有一回,我被班主任老师抓了个正着。幸好他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这件事才得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时候,在我眼中,书中人物完全是标签化的,什么痴颦儿、勇晴雯、时探春、呆香菱、俏平儿、毒凤姐等等。现在看来,区区的一个标签,怎能说尽这些活生生的人物?

自从第一次读,我就喜欢黛玉胜过宝钗,觉得她活得很真,而宝钗活得太规范,让人觉得累。现在我的想法依然没有改变。黛玉让人又爱又恨,这些都是真实的情感。很多人喜欢宝钗,不论是小说中人物,还是读者,或许喜欢的是她完美的人设吧?

宝玉和黛玉可以说是同一类人,真而不合时宜。结果,宝玉出家为僧,黛玉早亡。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这部小说注定以悲剧结尾,无数鲜活的生命,被命运的车轮重重地碾过,留下了些许幸运者,如果活着可以算作是幸运的话。

读到现在,我对书中人物的好恶,越发淡了下来。书中的那个人,就像我们周围的许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有人性的闪光点,也有人性的阴暗面。他们(她们)对于我们读者而言,是透明人,我们可以洞悉他们(她们)的一切,似乎为我们品头论足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但对这样做法我无法苟同。他们(她们)是活生生的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我们可以品评他们(她们)的是与非,前提是把他们(她们)当成人来客观评价,因为我们最终会发现,他们(她们)的身上也有我们的影子。

相关文章

  • 文 | 再读《红楼梦》

    最近,我在读《红楼梦》,一天看两三章的节奏。 小儿子总是喜欢问我:爸爸,这是什么书?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通常我会...

  • 再读《红楼梦》一王夫人的审美观从来没变过

    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所以再读《红楼梦》便成了首选,温故而知新,再读《红楼梦》,果然不同年龄引发的思考也有所不同...

  • 经典再读

    再读《红楼梦》,感受已经大不相同。 《红楼梦》里包罗万象,不同职业的人都能从中学到知识。 再读经典,我却看出了一个...

  • 读书漫忆(六)

    ————少年不懂红楼梦,读懂已是梦中人 再读《红楼梦》已是婚后的事了。婚后, 夫家有一套《红楼梦》,我细细地读,慢...

  • 再读《红楼梦》

    最近《延禧攻略》红遍了我的朋友圈,每天都有人跟我讨论延禧攻略,我也是追剧的,我看完之后,好奇心带着我采访了好几位朋...

  • 再读《红楼梦》

    又读了一遍《红楼梦》,一个字一个字读的,历时仨月,每读一次赶脚都不一样。 读了这么多书,我觉得还是《红楼梦》最好!

  • 再读 红楼梦

    孩童时期,看过一点电视剧红楼梦,唯一清晰地画面是一个老太太时常带着一家子围桌吃饭。这一大家家女眷甚多,贾宝玉是白面...

  • 再读《红楼梦》

    年少时节读红楼,随着性子,只是偏爱黛玉的才华和她的性格,无论合适与否,是活出自己的样子来的。那时在父母庇佑...

  • 再读《红楼梦》

    上一次读《红楼梦》是六七年前了,彼时年纪尚小,读完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颇不要脸的想着为《红楼梦》再续。如今想来,...

  • 再读红楼梦

    一连几天都是晚上再看《红楼梦》,以前倒是粗略看了一遍,已经是6年前的事情了。 再看一遍都是家庭人生事情了,心境不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 | 再读《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fa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