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的遇见
考虑到心理营的伙伴大多是心理学的爱好者,有的也是心理咨询的体验者,对于共情这个常见的概念,我们可能想有个更专业的理解。以便在寻求专业帮助和自己发展共情能力的过程中有更清晰的认识。今天在延展分享里补充一些从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对于共情的不同定义和理解。
一、引导:
1、确认和共情的需要,就是被看到和被理解的需要。
2、被懂得指的是他人对我们存在的确认和理解,被看到是自我存在感的基础。
3、获得共情和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开始,是自尊的基础。
4、教养者如果用自己的情绪或者解读代替对孩子心智状态的感知和体验,就不能帮助孩子看清自己,形成稳定的自体
所有这些没有被看到、没有被理解的感受,都会沉淀压抑在潜意识中,我们会不太清楚我到底是什么感觉,我这个感觉到底是对还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体验,哪些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解释。
自我就不稳定,表现为没有主见,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拼命想要去跟别人诉苦,诉说自己的历史,希望能被看到和理解,但是往往可能适得其反。
5、长期不被理解和看到,会影响人格的成长
没有被充分看到的部分就会从我们的人格中被隔离隐藏起来,成为我们的影子人格;或者会不断希望引起别人的重视和关注,不惜表演自己,夸张夸耀自己,整个人很浮夸、很张扬,但又很空,一定要表现得很优秀,但总让人感觉不那么真实,与父母也不亲密。
6、长期不被理解和看到,会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的发展
如果我们的感受和意愿长期被忽略,我们自己也会跟它失去联系,那么在长大以后就会感到很孤独,好像没有人能够理解我们。因此,内心也越来越封闭,没有什么兴趣,也没有办法用言语来表述自己的内在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和别人建立关系的时候,我们就很难搞清楚我想要什么,这个关系如何定位,我在关系里是什么角色?
我们需要被他人理解,通过理解确认自己。我们被理解被看到以后,自我意识就会慢慢的逐渐成熟。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也可以看到别人,理解别人。互相被看到,互相被理解,彼此镜映,彼此欣赏,就是青春期的友谊,也就是共鸣。
被理解被看到,是我们作为孩子被动的对他人的需要;共鸣,则是我们作为一个大人发展关系的需要,是双方的互动。
二、延展:什么是共情
共情是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当中的一个广泛主题,也是一个复杂的主题,业界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Empathy有许多的中文翻译:共情、同理、神入、共感、移情(精神分析中的移情跟共情并不是同样的概念),等等。
1.精神分析领域最早提出的共情
在心理治疗领域,共情最早是弗洛伊德于1924年提出,他将共情定义为“一个人藉由对另一个人的认同,并经由自居去理解这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任何可能性”,即认同一个人的感受并站在这个人的立场上去感受这个人的精神世界,比如,我看到一个人悲伤,我认同他的悲伤,并在他悲伤的立场上去理解他的更丰富、更完整的精神世界。从弗洛伊德的病人的反馈和回忆来看,弗洛伊德在临床中是有很好的共情能力的。但是因为弗洛伊德同期提出了“节制”这个技术,让人理解成“冷漠”的代名词,他提出的共情概念没有引起更广泛的重视。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是科学的治疗方法,其养子奥托兰克在认同精神分析的科学性的同时强调其艺术性一面,强调感受性倾听、理解来访者的感性部分,以及这部分对于疗愈的重要作用。这是精神分析领域对共情的发展。
2.人本主义取向下的共情
人本主义(以人为中心疗法)取向代表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共情是著名的成功治疗三要素之一:共情是与来访者互动的技术、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咨询师/治疗师的基本态度、真诚和内外一致是咨询师/治疗师的临在状态。在罗杰斯的定义和描述里,共情是咨询师的体验式感觉,是非指导性原则下的回应技术。
卡尔.罗杰斯在征得来访者同意下,公布了他跟来访者工作的录音录像,让业界对其共情技术有了更多的研究和理解,罗杰斯曾经澄清共情是在治疗过程中将对来访者的感受反射给来访者,让来访者获得对自己知觉的确认,但他后来并不赞同同行将他说的共情理解成简单的、鹦鹉学舌式的反射,所以不再用反射这个词,而是强调一定要回应,这个回应的目的是确认来访者的感受。
人本主义治疗师伊根后来将共情或反射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无共情联结:比如来访者说”我今天过得很紧张、很疲惫“,咨询师回应”你今天总算过得去“、”这一天终于过去了“(言下之意是现在我们可以不紧张了)
二是局部性共情:比如针对来访者同样一句话,咨询师回应:“看起来你今天感觉很疲惫”
三是精确性共情:比如咨询师的回应是“你今天感觉很疲惫,这一天里你做了好多事情”
四是深入式共情:比如咨询师回应“你今天过得很疲惫,做了很多事情,当你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你似乎还想说其他的事情
这些临床个案的研究(对于有10年经验和1年经验咨询师的比较)发现,10年经验以上的咨询师用局部或者精确两个层次的共情比较多,初阶咨询师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深入共情偶尔为之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过多的话,来访者会有被牵着走的感觉,反而可能产生阻抗。
3.自体心理学提的共情
科胡特的来访者反映:“他理解我们十分精确,但他并不温暖”。科胡特描述的共情是指来访者的陈述和叙事在分析家心中同样有个自由联想在发生,当来访者的内容呈现给分析家,分析家内心也产生流动性的联想,这些流过的内容包括来访者提供的故事性、情感性、体验和感受性、意向性的内容,是来访者提供的内心的材料。这种共情不是回应的方法,而是如何倾听和体会来访者的方法,是“共情-内省方法”,跟卡尔.罗杰斯的“共情-回应技术”是不同的。两者可能会有交叉,比如科胡特用到共情的回应,罗杰斯用到共情的内省,但他们强调的侧重点不一样。
科胡特认为,无论什么流派和取向的咨询师,在倾听来访者的时候,应该离开已经有的概念,用开放的态度去接受来访者的信息,让来访者的情感流淌,并在咨询师的内心也形成一种流动去发现和理解呈现出来的现象,这种状态是放松的、放空的,在这种状态中,咨询师才能做到“体验贴近”,当咨询师再思考这些体验的时候,进入“体验远离”,去进一步理解获得的素材,做出更到位的诠释。
4.主体间性理论提出的共情
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共情的理解强调共情的双向性,即咨询师的理解是在跟来访者的互动中获得,是双向建构的过程。无论是内心体验还是反映,都是相互调节的过程,不同的咨询师可能理解了来访者的不同面向,咨询师应该尊重来访者自我陈述的特殊性,和两人互动的独特性。在当代主体间理论中,越来越不提共情这个词,而是提情感协调性,是指两个人的情感如何达成良好的协调。
以上主要是提共情比较多的两大取向——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定义和描述,我们可以认为它们并不是完全互斥的,只是以咨询师相对来访者的共情场景,基于各自的哲学观、方法论和对关系与互动的理解,提出了各有侧重的理解,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咨询工作当中,可以将不同的视角加以整合。
对于共情,还有其他一些观点,比如后现代的叙事疗法并不认为一个人能够完全准确理解和共情到另外一个人,咨询师也不是专家和权威,主张将对来访者生命故事和内在情感的理解及诠释的主动权交给来访者自己,咨询师只是一个与来访者平等的陪伴者、见证者,咨询过程中对于来访者的理解,需要跟来访者澄清和确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