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想想有时候很荒诞,我们做很多自认为很重要的事,都要悉心做准备,比如考试、找工作、买房、买车和结婚等,但我们养育小孩却从来不做准备。夫妻两个一高兴就有了,然后开始怎么抱小孩、给小孩冲奶粉、换尿布、哄他安静等都是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却从来没见几对夫妻提前培训,难道养小孩这事不重要吗?我觉得它比前面所有的事都要重要。
很多父母,自身人格成熟度都没有达到60%,他们就敢造人,谁给他们的勇气?(我不喜欢“成熟”这个词,便于理解如此表达)所以,我们偶尔会看到这个社会一些极端的事情发生:比如父母把一个正常的小孩用链子锁在家里;让小孩去乞讨,成为自己谋利的工具;一些傻X把刚生下来的小孩丢到垃圾桶。这些极端当然无法完全消除,世界是形形色色的,人格的成熟度,因人而异。但一个理想的社会或许是这种负面极端越来越少。社会是大我,我们没法去改变。那回到我们小我自身,我们能不能在要小孩前,好好阅读几本关于小孩健康心理教育方面的书?我们现在的情绪控制能力是否足够好?比如工作压力大或打麻将输钱了夫妻吵架了,我们不会迁怒于无辜的小孩?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回答他们天马行空的问题,甚至有些不算问题的问题?我们当然也不可能在这些事情上做得完美,可能偶尔会迁怒于小孩,偶尔会没有耐心,但我们是否有意识自我反省和改良,自我鞭策做得更好一点?
天下的父母几乎都认同言传身教的理论,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好学习、学习好,但有些父母自己却从来不看书不学习,哪怕是假装在孩子面前装个样子,他们也是懒得操作的。你要问他们原因,他们多数会告诉你工作很忙,甚至有的父母会认为自己学历低不适合读书和学习。
他们会干巴巴地告诉孩子读书好才能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才能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生活才会更幸福。一个几岁的孩子,你就希望他理解往后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历程,太可笑了!你自己还没活明白呢!
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是为你好,这话对绝大多数小孩,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还不论从父母角度出发或以其认知的局限,这个“好”到底是不是真的好。
我是个要求无比严格的人,所以,我对未来孩子的要求也特别严格:
1、希望她(他)身体健康,一辈子没有大病。如果她(他)能喜欢上某种健康的运动项目,那更好了。
2、希望她(他)的童年60%是快乐的。
3、希望她(他)靠劳动能养活自己。
以上,就够了。如果这3点不能全部具备,希望他有1和2,如果只能具备一样,那就希望他拥有1,就够了。
by
初稿 2018年10月4日
修改 2018年12月12日
首发 2018年12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