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
背景:鲁迅先生在日本办杂志《新生》失败时写下得感言。一个人的想法得到了赞同或者反对,都会将其化作前行、奋斗的动力。当这个想法得不到赞同,也得不到反对,处于无人问津时,作者变得手脚无措,心声悲哀和寂寞。
感受:人生中有多少事是没有人过问的。即使最初有人反对,有人赞同,有人提出异议,最后大多数都会被别人遗忘。又有多少想法是在自己的坚持下默默地完成。其中的寂寞、孤独又能与何人说?
《呐喊》是鲁迅先生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所以有了这部小说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