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书法情结是被红彤彤的春节对联搅动起来的。家家户户贴春联。欢欢喜喜过大年。
古城的书法家们更是忙碌。不管是书法名家,还是草根写字匠,都会因为书法被尊重。
记得是一个寒风瑟瑟的腊月天。我和几个朋友在大街上,为群众有义务书写春联。我旁若无人的写着。大概写了一百副的时候,我伸了一下腰。听到旁边有人问到,小伙子,你这是写的啥书法,比我们村子的老汉写的好。我说,这是二王。他说,二王是谁?我说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他嘴里慢慢的说,没听过。又补充说,你写字,我看了一个小时了。这时我认真的看打量了一下老者。满脸皱纹,手里提着刚卖的年货。
夏天,我约几个朋友到终南山游玩,山外的闷热和高冠瀑布的清爽让大家都有解脱的释放。我们兴致勃勃在瀑布前拍照。水汽夹杂着山风,大家都不说话了。五十几岁的人了,似乎体会到了王羲之《兰亭序》的品察万类,俯仰天地的情怀。完全没有了当年曲水流觞,茂林修竹,把酒赋诗,放浪形骸的豪放。
我们沿着瀑布一路寻找上游,忽然水面开阔,一片平静。大家各自安好坐下来,寻找自己的石头开始打坐。大约半个小时,开始说话,画家说,看到了水中色彩斑斓,摄影师说看到了水中光影交错,我说看到了水中线条的脉波。
大家继续前行,杂草丛生,隐约看到一条小路。穿过小路,过了一个石洞,又看到了一个小瀑布。小瀑布的旁边还有一户人家。大家好奇的推开篱笆门,在院子喊了几声,没有应答。三间煤灰砖头房子,是八十年代的建筑,门掩着,人却不见踪影。我好奇的推开门发现,客厅正中间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墙上挂满了毛笔字。内容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精准扶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等报纸上的语言。我们把篱笆门掩好,看到一条小路,来了一个中年男人,背着背笼,手里住着棍子,向我们走来。知道我们是游客,热情的把我们让到家里喝茶。
茶桌是一块石头,他自己在石头旁边开了一个小洞,做为流水。茶碗不多,好像好久没有人用了,脏兮兮的。烧水壶三个,落满了灰尘。他热情的烧水,放茶叶,清洗茶杯,沏茶。让我们不得不忽视了他又脏又黑的手。山泉茶水非常清甜。
我问他,你这么爱写字,为什么不找个老师好好临帖。他发表他的书法观点说,他认为写字先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学习,有了功夫,再找个老师,写字必须有自己的想法,思考,才能拜师。我无语了。这完全颠覆了书法学院派的书法理论体系。只是对书法的热爱和情怀,让我感动。
下山了,我们几个人讨论起来。有人说,学习书法精神可贵,不一定要当书法家,释怀即可。有人说,书法热情可嘉,只是浪费时间了,有点可惜。我只是想,终南山下,还有这样一群,执着,惬意,偏见,热情的书法人。不能说他们错了,也不能说他们对了,他们只是释放了自己的书法情结,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