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以后来香港又多了一个打卡点,快跟我来看看吧!
新地标就坐落在香港西九龙高铁站隔壁,名曰“Xiqu Centre”——戏曲中心,是的,你没看错,是汉语拼音,这个香港首个用汉语拼音命名的地标性建筑!
耗资27亿港元(折合约3亿欧元),费时五年兴建的戏曲中心,是西九文化区首座落成的项目,别称“西九东大门”,是西九文化区的主要表演场地。
戏曲中心的建筑外立面似中国的传统灯笼,中心楼高八层,顶层采用中国传统的拱门图案,中心的总楼面面积超过28,164平方米。
其中设有一个采用了悬浮式结构,离地30米的大剧院,创造了一个剧院感十足的安静空间。
大剧院设有逾1000个座位及18个轮椅位,座位分为堂座及楼座。剧院内的音响效果经过精心设计,可以阻隔高铁及港铁运作震动时发出的噪音,以确保各种类型高清视听的演出,让观众可以专心欣赏表演。
除了大剧院,戏曲中心还有:一个大型的开放式的中庭;
一个有200个座位的茶馆剧场和设有108个座位的演讲厅;
八间大小不一的专业排演室,排演室都配备了灯光、音响、投影等设施;
两座空中花园,空中花园位于剧院大堂的两侧,可以将维多利亚港无敌海景和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尽收眼底。
有没有很心动,是不是很想亲自己来见看看这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大灯笼”地标?快来吧!
不过呢,说起“Xiqu Centre”这个英文名字的由来,却是一路曲折。
早在2013年1月,初拟名时就受到抨击,因为反对而反对的网民,加上有些媒体煽风点火,一下子有三百人致函西九文化管理局提出反对意见,反对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戏曲中心的英文翻译应用通行的意译Chinese Opera。
键盘侠们在网络上各种“义正言词”,认为外国人会看不懂“Xiqu”这一翻译;是当局想要大陆化香港,为什么不用粤语拼音……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回归前的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已经将中国戏曲小组的官方名字叫做"Xiqu Group“!
直到现在,香港艺术发展局的官方网站上,英文版还是用音译成”Xiqu”的版本。
香港浸会大学时任翻译学课程副教授杨慧仪当年指出,将戏曲翻译为Chinese Opera极为不当,因为opera专指世界各地继承意大利传统的歌剧,表演形式有特定规范,与中国戏曲迥然不同。而译为Xiqu,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
本身是粤剧名伶的八和粤剧学院副主席阮兆辉当年6月出席立法会西九计划委员会会议时亦支持戏曲译为Xiqu。他认为,西方的Opera以演唱为主,戏曲则是综合性表演,包含声乐以外的翻、腾、跌、扑及兵器对打等元素。两岸四地有超过300个剧种,因此亦不宜用粵语拼音。
专家都这样说了,键盘侠们就无话可说啦。
于是,“Xiqu Centre”就这样诞生了!
在2019年的第一天,有港媒上街采访,主要采访外国人对使用“Chinese Opera”还是“Xiqu”的看法,结果大部分外国人认为,“Xiqu”更能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
大部分外国人都选择了“Xiqu”,他们认为,“Xiqu”更具中国特色,认为“Opera”比较西化,如果用“Chinese Opera”不能完整表达戏曲的意思,当他们听到“Opera”,只会认为是歌剧,并不知道戏曲还包含舞蹈、武打的成分。应该选择一个更本土的、符合社会文化的词,“Xiqu”无疑更合适。
关于外国人不认识 “Xiqu”这个词,他们则认为,时间可以解决一切,时间久了,大众就会认识这个词,明白它所代表的意思。
So,纠结什么呢,有功夫担心外国人看不懂汉语拼音,还不如来香港看看殿堂级的“Xiqu Centre”,体验国际化的中国特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