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书(27)

作者: 嫣然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5-12 08:22 被阅读0次

读书能让我们跳出既定的思维和习惯,环境,跳到一个没有时空限制,语言局限的广阔天地里。

心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能感受到世界的深刻与有趣。

虽然岁月蹉跎,可是生活却从未间断。

从早期的经典,无名的流浪的诗人到现在的大作家,创造性的文学语言所表达的最深切的精神不过是一种类似宗教的连续性。

每当我眺望窗外的青山时,我都觉得,其实几百几千年前,这座山的景致应该相差无几。

这种连续性,你在文学的发展史里也能够看见。

从荷马史诗,圣经,到希腊的神话,从莎士比亚,弥尔顿,约翰班扬到大仲马,雨果,拜伦,雪莱,在这本书里都被表达成时间线条上的一个点,你会看到那种时间的洪流持续,不舍昼夜的逝者如斯中,被保留的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大开本,两本。读完,你就知道要去读哪些书了。

如果你觉得那样的书让人生畏惧之心,也可以先读这本复旦大学的《世界文学史纲》。

翻开第一页,就是一句箴言,“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论语里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不知这本是不是复旦中文系的教材?

这本是分两部分来讲的,西方文学,东方文学。

西方文学按着时间的脉络,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然后,17,18,19,20世纪的文学,19世纪又分了现实主义,自然主义,20世纪的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

东方文学分了上古,中古和现代,现代的着重讲了泰戈尔,川端康成,索因卡,库切等。

白话取代文言文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交流的工具,此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且不去讨论这件事本身的好与坏,各自心中有自己的判断。

这本书讨论了文学与口语的发展历史,唐以前古文的发展与死亡,汉代的民歌散文,南北朝的新民族文学,佛教的翻译,唐初的白话和乐府。

我是读完这本书,想去读胡适的全集的。

尽管我不完满,不完美,从我这儿你仍然也是还可以得到许多。当初你投向我,要学习生活的欢娱,艺术的欢愉。也许冥冥中安排了我来教你某种奇妙得多的东西,悲怆的意义,以及它的美好。

这本是王尔德在1895年,与同性情人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被判入狱,身败名裂。

在狱中,王尔德给波西写下这封文学史上的著名长信《自深深处》,历数波西给他带来的痛苦,也探讨了耶稣、爱情和文学,又似对两人的未来有所期待。

《自深深处》前后矛盾,爱恨交织,沉痛却又轻灵,是王尔德一部美妙而难以言说的作品。

这本是精装中英双语本,是一个灵魂历尽水流花落春去也之后的私语,因为这本书的阅读者应该是一个人,我们都是闯入者,所以,应该心有感恩之心吧!

我爱读书信札记,觉得那是一个灵魂比较本真的言说,而我在天地一隅无悲无喜的看他变化无定的心境,观看它陨落中的绝望,还有绝望中的升华,心生悲悯。

阅读中的聆听,是很个人也很谦卑的体验,心中有爱,虚以待之,就能看到更多的美好。

毕竟任何一种艺术方式,无论雅俗,如果叩问的是生命存在的本质意义,就值得被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荐书(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sv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