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的农耕地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一般都是在岁末举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腊月二十八至除夕这几天。
祭祀的形式依条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兴旺、财力殷实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祠,俗称“家庙”,祭祖活动集中在这里举行。
在祭祖的日子,当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员齐集家庙,事先将应用的供器擦洗干净,供品预备齐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画像(俗称影像)按辈份顺序摆挂。
随后在族长的主持下,所有人按辈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礼。
各家各户的祭祖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茔地祭祀,有的只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宗送席”。
祭祀的顺序当然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