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我俩月花了这么多钱!”偶然打开了微信钱包的账单,发现我二月份消费3145元,一月份消费了5203元。我一个多月没怎么外出,年货也不是我买的,居然花费这么多。查查明细,除了生活消费、买书、发压岁钱还有去医院给女儿检查腰脚的钱,其他大部分都给了成都快够科技有限公司,还有1000冲了理发店的会员(虽然我一年也去不了几次理发店)。想着我每月微薄的工资竟然被我这么消耗了,着实心疼了一下。
女儿今天又让我自愧不如了。她这两天新收了900元压岁钱,姑娘把几张整整齐齐的红票子递给她爸爸:“爸,去给我存1000块钱。”老公接过钱一看,呵呵地问她:“你给我多少钱?”她女儿理直气壮地说:“900啊!”“那为啥让我给你存1000啊?”“我妈不是说王平大姨就是借钱把零钱存成整钱吗?我这是跟平姨学的!你存不存吧?”女儿一屁股坐在她爸爸旁边威胁着。老公一边收起钱一边笑着说:“存!存!我这就给你存上。”
平是我的同事,和我同岁,他儿子比我女儿小一个月。在关系比较好的同事里面,平第一个买了楼房。我们那时候很奇怪——我们拿着相近的工资,而且平的老公结婚没几年就下岗了,在亲戚家的公司帮着忙,开着最低的工资。按说她是我们几个中收入最少的,她哪来的这么多钱买房子?在我们的追问下,平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平家离婆婆家只隔了一条街道,平时都是在婆婆家吃饭,买菜水电等一切开销都是公公婆婆花钱。有时候平需要外出学习,婆婆还给她准备好零食,准备点零用钱。孩子从小到大的奶粉钱和衣物等也大多是婆婆买。小两口能省则省。
平还有一个技能,就是能存钱。她存钱的方法就如上边我女儿学来的一样:化零为整。当手里的钱接近整数时,平就跟老妈老姐们借钱,凑成整数。有一次她们村里每人发2000元钱,平一家三口得了6000元。加上工资卡里攒的钱,一共有8000多。于是平回家和老妈借了2000元,凑成了10000存入了银行。
我不解地问她:“你把钱都存银行了,平时需要钱了咋办啊?”平悠悠地说:“我们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万一有需要钱的地方我再借呗,借钱花买东西的时候就得思量思量。”“你把钱都存上了,啥时候还啊?”“我下月发了工资就还。我就是倒一把,有钱了先存上,要不也是花没了。”“啧啧啧,你真行!”我们由衷地佩服她。
后来,我们也想学习平攒钱的方法,奈何臣妾做不到啊。首先我们除了养女儿养自己,每个月还要上交给婆婆400元。而且我们也没办法借别人的钱存自己的款。所以当平买了第二套房的时候,我们还没还完第一套房的贷款。现在回想起来,我浪费了多少可以成为小富婆的机会啊!
苏轼在《答秦太虚书》中曾表示,由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俸禄大幅减少,须节约吃穿用度。为了节流,他于是规定自己每天开支控制在150文钱以内。他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每月发工资后取出4500文钱,分成30堆后用绳子串起来挂在房梁上,每天早上用一枝长长的画叉挑取一串,取完后就把画叉藏起来。每日花不完的钱则用竹筒贮藏起来,以备来客时招待使用。苏轼就是这样理财的。
唐代李白生性豪放,酷爱喝酒。他喝的是“金樽清酒”,吃的是“玉盘珍馐”。但我辈不是李白,李家家族商业背景雄厚,所以这个“无业游民”可以大放狂言“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我只能看着银行卡里的余额,暗暗对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