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间梦想小屋,它的建设过程少不了梦想的驱动和材料的保障,但回报也是丰厚的:它是你给自己的一处远离喧嚣的庇护所,也是友人间温情相聚的所在。
—《木屋之色》
“木屋之色”网站收集了超过1.2万间的木屋照片和故事,人们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的不同土地上,就地取材,亲自盖起木屋,书中的十篇故事是扎克和他的伙伴们精心挑选的,十个木屋,十篇故事,从山野中的木屋领悟归家的感受。
第一篇:隐居山野
在荒野中搭建居所
美国国家森林公园的保护区的加利福尼亚大苏尔路东部的森林,那里的美洲豹密度可谓是全加州之冠,并且这里还栖息着大量的野猪、火鸡和鹿。1976年9月,杰克和玛丽夫妇带着14岁的儿子丹尼斯在这里打猎,在杰克和丹尼斯追踪野鹿的间隙,玛丽遇到了一群徒步客,他们四处打量着,说是在当地的报纸上看到这片森林中部有一处叫做“松树谷”的地方,有人正在拍卖一块2.02万平方米的土地。徒步客离开后,玛丽把这个消息告诉杰克和丹尼斯:“如果有人会拿下这块土地,那必须是我们。”
当杰克11岁的孩子时,他就常去松鼠谷一带进行徒步、露营、狩猎、钓鱼。松鼠谷在离他家80.47千米外的地方,在1930年,如果要去松树谷,只能是通过徒步或是骑马的方式,途径两条山间小路。杰克对松树谷其中一片土地十分的熟悉,是位于溪边的土地,那里还有一间废弃的小屋,1936年,十七岁的杰克联系了土地所有者,对方提出这片64.75万平方米总价相当于现在的25.7万美元,也就是人民币180万还要多,杰克放弃了这次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杰克回家做起了木匠,那时的他已经和玛丽相遇并结婚,书中杰克回忆道:“她是个可爱的姑娘,身高159cm,体重47.63kg,几乎从未改变过。”杰克为玛丽起了一个昵称,叫“sweet heart”,他们经常结伴去边远林区狩猎,杰克盖了一处房子作为他们的小家,杰克在玛丽死后,选择在一个到处都是玛丽影子的地方走完生命最后的历程。
他们的儿子小丹尼斯刚满6个月的时候,就被他们带去徒步,等到丹尼斯十几岁时,一家三口常常白天时在林间小径跋涉,夜晚时露营,这种时光数不胜数。所以,在开头时说到,当杰克和玛丽得知机会自己跑上门时,他们毫不犹豫,决定买下这片土地。
一家三口收拾好猎来的野鹿后,徒步回到他们那辆1966年生产的深绿色甲壳虫汽车上,别说,喜3价的3倍还要多。
在那一个月后,杰克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在这片新土地上为家人盖一座像样的木屋,菲尔很是不理解,松树谷的这片土地,离最近的货车停放点也在10千米开外,如果要盖一个木屋,就要就地取材,把木头进行切割,所有的设备、工具,都要通过人力,或是马匹运输,为什么不干脆搭帐篷,建一处野营地呢?杰克最终还是把木屋的建造地点定在一个砂岩石层的下坡,菲尔警告他,如果把木屋建在这里,迟早难逃被大的碎石块砸中的命运,他们争论了起来,最终他没又被说服,二十做了下来,开始草拟一张乡村风格的房屋平面图,有一个大房间和一个小浴室。
1976年的秋天,杰克和丹尼斯开始将物资储备运往松树谷,他们在松树谷搭建了一个大型的帐篷,里边有睡袋、笔记本、提灯和手电筒、水源是二百米开外的溪边泉水,食物用背包背去再烹饪,有时他们也会捕鱼,也会打猎。
每次周五下班后,杰克都会准备好要带的物品,晚上8:30,两人开始徒步,通常在当晚的10:30左右抵达松树谷,为了避免多次来来回回,他们对每次行程都会精心策划一番。杰克还自制了一个筛子,来将溪水中的砾石和沙子跟溪水分离开来,再把砾石和沙子装在桶里,带回营地,发现较大的石头,如果他们的样子还不错,最终它们会出现在帐篷边上。
每一次去往松树谷,父子两人总想运输更多的工具和材料,一次杰克把一个11.34千克的电锯床背到了营地,丹尼斯则徒手提着重9.98千克的水泵,在运送厚钢筋(长3.66米,重36.29千克)时,他们会事先用泡沫把钢筋的两端包好,然后每人的肩上扛着钢筋的一端,朝着松树谷进发,那个时候的丹尼斯已经是一个又瘦又高的小伙子了,他回忆道:“钢筋会跳动,打到肩膀,肩膀会很快酸痛,然后就得换到另一边,就这样不断重复。”无数次的来来回回,杰克和丹尼斯徒手搬运的钢筋长度足足有几百米,工地上的施工物资越堆越高。“我知道这些重活都会让我更强壮。”丹尼斯说到。
一批濒临死亡或是已经死亡的熟龄黄松被杰克和丹尼斯带回了营地,第二年的春天,他们对木材进行了切割,杰克和丹尼斯用钢筋搭起架子,让木材在架子的空隙中得以风干,在这个过程中,杰克收集的漂亮石头越来越多了。攒够了砾石和沙子,父子俩开始大批量的运送水泥到这里,杰克亲手把水泥搅拌成砂浆,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浇筑了木屋的承重墙和壁炉的底座。

1977年,从春天到夏天,他们完成了整个屋子的框架、外墙板和屋顶。其后的三年,几乎每个周末这家人都在松树谷度过。玛丽在她的园子里尝试种植各种水果和果树,杰克在屋内忙活着,他用偶然间发现的一颗倒下的黑栎铺了既漂亮有耐用的地板,又用一块更大的做了壁炉架。为了除去链锯留在树上的的锯痕,杰克费了好大一番功夫。
杰克搭好了4个床铺,建好了厨房,安装好了窗户后,又开启了石砌工程,他在小溪边捡的小石头们该上场了,他把石头镶嵌在壁炉边、烟囱外围作为装饰,这无疑是为工程锦上添花。木屋在杰克的静心打扮下,毫无违和感的融入了大自然。年复一年,这一片土地成了杰克在整个河谷中最爱的地方,1980年,他为木屋砌上了最后一块石头。
这一年,杰克和玛丽开始延长在木屋居住的时间,这时的杰克已经退休了,不必生活在城市中,他们有时徒步而来,一次住上个把月。随着商业化的兴起,人们与农耕、造屋、手工活渐行渐远,杰克说:“我才不管进不进步,我情愿回到过去,我的妻子也一样。”
杰克说:“失去她的时候,我的整个世界都变了”,读到这一句话,我感到鼻子一酸,热泪盈上眼眶。2001年,玛丽去世了,享年78岁,杰克搬到了木屋里,在那度过余生的大部分时光。呆在城市的家中,他会过度的思念妻子,除了松树谷,在哪里都呆不下去。杰克把玛丽的骨灰装在一个小小的硬纸盒里,随身携带,“什么骨灰翁他都不要,因为翁太重,不能随身携带”丹尼斯说。
杰克会徒步进入山谷,住上一个月,然后再回到镇上买一些补给,付清账单,再去看望一下儿孙。在那时,杰克在徒步者和背包客的群体中,已然是松树谷一带的传奇人物,他的地产周围虽有围栏,但是门通常是开着的,如果有任何人到访,他都会欢迎。杰克的身形依旧健硕,但开始出现了心律不齐的症状。后来进出松树谷时,丹尼斯都会陪伴着他。
2012年,在杰克93岁生日的前一天,他用了3小时15分钟走完全程,这个速度仍然比大多数徒步新手快。几个月后,杰克因心脏病发作出院后,搬回了城市,丹尼斯每个月依然会陪父亲去一次松树谷的木屋。一名当地的直升机驾驶员主动请缨帮助杰克完成这趟大约20分钟的路程。53岁的杰克在木屋后的草地上开辟了一块临时停机坪。

2014年5月,直升机降落后,杰克缓步朝着自己40年前建造的木屋走去,此时距离他第一次涉足这里已经过去了80年,走到木屋背面,在自己建造的琴弓作坊旁坐了下来,“能在这里闭上双眼真好”。截止2014年,杰克和丹尼斯的木屋从未被巨石击中过。

(文章中有部分引用《木屋之色》文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