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开始明白“在中国做培训做不大”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而已,未必是所有人都会这样想(世界观)。其实我也根本不知道我凭什么这样想,只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大的培训公司就能推断培训行业做不大吗?目前没有并不等于未来不能有(事实检验策略)。到现在为止培训行业还没有大型企业,只能说明这个行业充满挑战(重新定义),正因为市场还没有,也许这是留给我的一个机会呢(另一结果)。
如果我继续抱着这个信念,那么我的公司真的就做不大了,让我做不大的并不是这个市场,而是我的这个想法,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像我这样想的中国人,才导致以前的中国缺乏强大的企业(反击其身)。不少像我这样的中国人,好像动物园的大象,一根小小的绳子就可以把它栓在那里,这个大象还老是跟别人说:“我没有这个能力挣脱这个绳子,我以前试过了,我小的时候试过了”(隐喻)。
什么叫做大呢(下归类)?孔子的事业算不算大?孔子终其一生,也只有弟子三千,但他却是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的圣人。究竟是以学员多为大还是影响力大大呢?学员人数与影响力相比,哪个更重要(准则层次)?
中国真的没有一家特别成功的教育类企业吗(上归类)?新东方已经上市了,还不算大吗?虽然英语培训与心理学培训有些不同,但新东方也是由一个小公司做起的,新东方能做得到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呢(反例)?如果俞敏洪当年也像我这样想,今天就没有新东方了,因为当年在英语培训领域中国也没有一家大的企业。我在想,俞敏洪如果今天涉足心理行业,他会怎么想呢(世界观)?
世界一直在变化中,如果只用过去的经验主观判断未来的话,这会让我丧失很多未来的机会(改变框架大小)。当然了,当我这样想的时候也是有好处,这会迫使我去思考除了做培训之外我还可以为心理学做点什么(另一结果)。
我知道这个想法是我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让我在企业发展速度慢的时候能保住面子(正面意向)。如果我继续持有这样的想法,会给我的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想想都有点可怕(后果)。究竟是面子重要还是真的把培训事业做好重要呢(准则层次)?是谁让我持有这样荒唐的想法的呢?我还能允许自己继续持有这样的想法吗(超越框架)?
做大做强,不是由我开始,又由谁开始呢?
“限制性信念”破处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