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爱扔东西、抠洞、钻桌底?小时候认识自己,长大才能认识世界

孩子爱扔东西、抠洞、钻桌底?小时候认识自己,长大才能认识世界

作者: 布谷的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20-08-08 22:25 被阅读0次

    在叠衣服时,稍不留神的几分钟,就感觉旁边宝宝安静得有点过分。抱着"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的想法,我环顾四周搜寻她的身影。只见她小小的身子,蹲在墙角落里,脸上一副专心致志忘我的表情。见我走过去,她抬起头来朝我露出一个贼兮兮的笑脸。

    我走近仔细一瞧,只见她右手食指在抠墙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小洞,洞周边的白墙泥都被她扒拉下来不少。我默默走开,拿出之前买好的插孔塞,不动声色将家里她够得着的插板孔全部堵上。因为我知道,她探索空间的时期到来了。

    一、宝宝探索空间有6个阶段

    很多妈妈问我:

    "宝宝最近就像只勤劳的小蜜蜂,停不下来。看见圆的就要拧,看见方的就要按,看见洞洞就要抠,这些宝宝心里到底在想啥?"

    其实,这都是儿童对空间进行探索的表现。他们对空间的敏感会从出生持续到6岁甚至更久。在这过程中,他们一共会经历以下6个阶段。

    ①扔东西

    美国心理学家M·斯科特·派克认为:"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以为自己和世界是一个整体。"

    布布在刚学会走路时,喜欢沿着沙发边缘走。看见沙发上的枕巾,就要一把扯下来扔在地上。我在后面捡起来放回去,她发现后会立马转过身,将枕巾重新拽了扔掉,然后心满意足继续前进。有时路过桌子,她会扶着桌子踮起脚,拿住够得着的东西,通通扒拉下来丢掉。

    这是因为,宝宝开始从"我和世界是一体的",开始过渡到"我和世界是分离的"。当他从躺着的小婴儿,到能动用手和脚之后,他会发现物体和物体之间是分离的。所以他喜欢通过扔东西来感受空间的存在。这也是构建"自我"和区分"他我"的初始阶段。

    ②抠洞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说道:"儿童1岁左右会频繁抠洞,这会让他发现一个空间里边的能抖出来,外边的能塞进去。"

    有阵子布布喜欢做的游戏就是:摇晃饼干盒。将饼干一块块摇出来,然后又一块块塞回去,有时干脆直接伸手进盒子里掏。

    宝宝这一时期就是通过探索洞眼来理解空间概念,即使再细小的洞他都能发现,并且在重复抠洞过程中锻炼手的组装能力,以及引发对事物的思考,并培养专注力。

    ③垒高-推倒

    有次去母婴店买东西,看到店里专门开辟了一个放置积木的角落。一群孩子围在那不停地堆积木然后推倒,推倒后孩子们兴奋尖叫,接着重来。

    垒高、推倒是孩子感知空间发展的典型表现,这个活动过程也是儿童发展智能的关键所在。他在体验中了解到,世界不止有平面,还有立体三维空间。

    这种空间感会给孩子提供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在拿、捏、堆、推的过程中锻炼他视觉、大脑和手的平衡感。

    ④钻缝隙

    等孩子长大一点,那些狭小的空间就会备受宝宝青睐。桌底、衣柜、沙发缝隙,只要能钻的地方他都要去试一试,并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哪里能钻钻哪里"。

    大小不同的缝隙能带给孩子不同的感受,他会明白空间不一样,容纳的东西就不一样。在钻缝隙的同时,他还能获得上、下、里、外等方位概念。

    ⑤爬高

    我们会发现公园里的滑梯非常受小朋友们欢迎,一群孩子在那排队等着爬上去,然后享受从高处滑下来的快乐。

    不仅爬楼梯,孩子们还会爬窗户、爬桌子,爬台阶,有高处的地方他们都想爬上去,感知上下空间的不同。

    ⑥跳跃

    随着孩子能力渐渐提升,他们开始放弃外物的帮助,直接用身体感知空间的大小、上下、里外等。

    这时候他会动用自己肌肉力量,并结合心理承受能力来选择不同高度往下跳跃。当他克服一个高度,他就会探索更高的空间,不断尝试。

    二、儿童通过空间探索认识外界

    心理学家孙瑞雪说过:"探索世界是人类的天性,这一天性发展需要孩子能及时得到探索空间的自由。"

    一个人有没有好奇心,有没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其实都取决于他幼儿时期对空间的把握程度。

    孩子建立起空间概念,不断探索、承受更大的空间,其实也是心理承受能力发展的过程。他在一次次挑战中发现自己能力,找到心理承受边界。

    对空间的探索,其实也是创造自我的过程,突破心理极限的过程。并且通过与环境接触,对客体事物施加影响并得到结果来增加对外界的认知。小时候认识自己,长大后才能认识世界。

    三、父母可以提供的帮助

    孩子发展空间感的过程,可以说是最能给家长带来危机感的过程。孩子抠洞,怕伤到手;钻缝隙,怕卡住出不来;爬高处、跳跃,更是怕伤到他身体。

    其实国际上有一个著名的"视崖实验":

    把宝宝放在一块玻璃板上自由爬行,当他看到玻璃下有一定高度的时候,他就会停下来不爬过去。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孩子对外界环境有天然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帮助孩子度过空间探索期时,作为爸妈,我们要尽量减少约束,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玩耍。

    01、在旁边保护,不要设置太多限制

    有次我正坐沙发上看书,布布突然朝我发出"哼哼"的声音,并一副非常着急的样子。我上前一看,才发现,之前沙发紧挨书桌的地方,有一条缝隙,不知什么时候被堵住了。她使劲往里钻,可就是进不去,这才向我求助。

    原来,是宝爸见布布老爱往里钻,怕伤着她,所以才特意将缝隙堵住。我平时呆得多的地方,就是沙发和书桌,她即使钻进去玩也在我可见的范围内,其实是没什么大问题的。这才说服宝爸将沙发挪开,把缝隙空出来。

    孩子探索空间的时候,与其设置太多限制,不如在旁边保护他。跟他说教这也危险那也危险,只会增加他对外界的恐惧感,破坏自我保护和探索世界的能力。

    02、提供种类多样的物品,让他自主表达

    孩子探索多是靠手来表达,我们可以为他准备多种多样的物品,让他自由学习。比如可以塑型的泥、可以堆积各种形状的积木,还有能钻洞的纸箱子。夏天还可以让他尽情玩水和沙,体验液体和固体在手指间流动的神奇,以及水和沙结合后无穷变换的奇妙感。

    03、跟孩子多互动做游戏

    英国福禄贝尔项目研究发现,儿童对事物和身份的认识,来源于他对客体变化的协调。

    在日常亲子活动中,我们要多跟孩子做一些有益于空间探索的游戏。

    A、比如搭建帐篷。也可以撑起床单、被子打造一个空间。

    布布睡前就喜欢在被子里玩躲猫猫游戏,她不断从被子里爬出来再爬进去,体验这种由光明到黑暗、由宽敞到狭窄空间的切换,每次都要玩累了才肯睡。

    B、1岁之后,就可以让宝宝适当参与到家务中来。比如要求他:

    "将盆放到桌上"

    "将垃圾扔进垃圾桶"

    "将帽子挂在挂钩上"

    "将鞋子摆在地上"等。

    ......

    这种有方位的活动不仅能加强他的空间感,还能锻炼独立能力。

    C、带宝宝外出时,也尽量尊重他走的路线。

    由他决定是向前、向后或是向左向右。他会在决定和实践中体验到不同空间位置,加深印象。

    孩子对空间的探索和认知,能形成初步概念。这些概念是他们创造自我和认知世界的基础,也是未来他探索新事物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布谷妈妈说:

    当孩子进入空间探索期时,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在保护好他的同时,又能让他尽情体验空间带来乐趣。如此,才能让宝宝在玩乐中成长。

    点击关注,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育儿问题说清楚~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爱扔东西、抠洞、钻桌底?小时候认识自己,长大才能认识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do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