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弟自己创业,公司主营商务男装定制。前几年生意最好的时候,在北京有六家定制店铺。去年他提出要在外地投资建衬衫制作工厂,当时公司的其他两个股东都否决这个提议,但表弟坚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其他股东提出的疑虑,他都能找到理由反驳,他坚信在外地建厂的前景一片大好。
今年受疫情影响,北京店铺的收入锐减,资金周转不过来,无法继续付厂房建设的尾款,一度连北京的店铺租金、人员工资都成为问题。
股东和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都急得不行,士气低落,唯独他不急,总是乐观地说:“问题不大。”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也曾在一项对小企业创始人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家的生活态度都非常乐观。他们曾经的成功经历,他的团队其他人对他的尊重,都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可自信心越强,这些人承担的风险就越大,有时都大于他自己所能意识到的水平了。
在美国,小型企业能够生存5年以上的概率是35%,但企业家们却普遍认为企业成功概率平均估值在60%,尤其是评估自己的公司时,有81%的小型企业创办人认为他们的胜算达到70%甚至更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25865/b6f19777553e1dcb.jpg)
这种乐观偏见非常常见。如果某人开了家餐厅,他肯定是非常肯定自己会成功或经营能力很强才这么做的。这时即使提醒他,这个档位的餐厅生意并不好,或者这附近类似的餐厅有60%在三年内会倒闭,他会考虑到自己的餐厅有可能不能盈利甚至倒闭的问题吗?答案是:他不会考虑。
乐观的好处是让乐观的人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但这种坚持不懈可能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心理学家已证实,大多数人都相信自己比别人更优越,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过于乐观的领导者承担了过多的风险。作者曾询问过一些新成立的创新型公司的创办者及其合作人一个问题:“公司取得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在公司的作为?”在抽取的小样本中,普遍认为自己与公司的成功关联度没有低于80%的。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实他们错了,新公司的成绩更多取决于其竞争者、市场的变化以及自身的调控。我们熟知的系统1的眼见即为事实原则以及替代原则都引起了竞争忽略和高于均数效应的预测。
过度乐观主要是认知偏见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系统1的眼见即为事实。有的企业家只关心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却忽视了同行业的竞争性以及他人的计划和技能。只强调技能的因果角色,却忽视了运气的影响,产生了控制错觉。只重视已知的因素,却忽视未知的因素,对自己的想法过度自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25865/be1b8b4858250a21.jpg)
另外自信也与一定的社会因素相关,一个表现出很高自信程度的专业人士更受人信任,比如临床医生显现出不确定性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自信的人比对事情持不确定态度的人更受推崇,我们去看病时,一定希望医生是一个看上去对什么都了然于胸,很有把握的人,而不是一个不太确定,给出似是而非建议的医生。
当形成乐观主义的情感因素、认知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时,有时就会导致人们承担一些根本承担不了的风险,这些风险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那如何克服乐观偏见呢?
做决策时不要只考虑自己项目的现状,也要参考同类型项目成功比率和完成时间等相关数据。并意识到竞争忽略的可能性,做商业决策时想想别人会怎么做,有怎样的竞争对手,如果外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应对等等,不要因事业心而失去理性。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的合作伙伴加里.克莱恩提议用“事前验尸”,避免过度自信做出乐观偏见的判断。“事前验尸”流程十分简单:当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召集对这个决策有所了解的人开一次简短的会议。将失败的结果提前设想到,将根据结果写出失败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9425865/067ed6bf91a068b3.jpg)
事前验尸可以避免做决策时团队成员会受到集体思考的影响,另外,还可以通过假想将要遇到的风险,激发团队成员的想象力,降低乐观自信的程度,并提前做好风险解决方案。
像我表弟,当初听到关于投资的反对意见时,如不是急于用自己的理由去反驳,而是冷静听取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