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次周测考察的是第五课至第七课的基础知识和课文理解。卷出出来后,组长把卷放到了群里,并且说让大家给学生说说这些题,然后我们再检测,看看效果怎么样。
周测结束,卷看完了。考察了第六课第七课的几个词语,用看拼音写词语的方式考察的。然后是根据课文内容天空,考察了第五课《七律.长征》的内容;出了第六课后面第一道课后题——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出了第七课《开国大典》课后第一题“课文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课内阅读则出的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画哪是面的描写的句子,那时点的描写的句子,再说说最后一句的作用。就这些,满分50分。
看看这些题,我觉得学生不能说多数得满分,最起码多数不会下来48分,因为我们课上学的就是这些啊,而且同步练习随时跟着做,这些题也差不多都在同步上,课内阅读前两问干脆就是练习册上的原题,也是课本上课后第三题,这次上课可真是把课后题答案都让学生抄到书上了,练习册上再做一遍,简直就是双保险。考前的一节课,我还把这些一个题一个题地又领他们复习了一遍。
小卷批完,结果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学生错的很多。
看拼音写词语除了极个别的几个还没开窍的和死活不学的,其他孩子很少出错,很好。
根据课文填空天空,第六课的四个小标题填空和第七课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学生竟然呼呼地出错,八个空八分,有不少孩子错四五个。这都是写到课本上的,做在同步上的啊,考前我又领着复习了一遍的啊!从上课到作业到复习,那么多人不听课吗?
《七律.长征》中问“代表红军翻越的千山的两座是: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红军涉过的万水的水是_________,_________”,学生百分之九十不仔细审题,想当然地写上了诗句。真是费力不讨好,又一下子扣了4分。
课内阅读更气人,有十几个孩子画不对点的描写和面的描写的句子,对点面结合的好处竟然说不上来,对最后一句的侧面描写的作用竟然答得半边拉块!第三小题让学生写五壮士中自己喜欢哪一个人物,结合关键词写写他的性格,不是孩子竟然看不到题目要求是“抓关键词”分析!
就这样,自我感觉领学生写得很不错的三课,学生考出了不到四十分的平均分,多么可怕!
最后总结就是,不管你备课多认真,上课领着学得多细致,课后练得多到位,只要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课,课后练习只是机械填写,那就一切都白费。所以,课上课下学生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状态。
网友评论